当前位置: > 热议

太平洋战争系列-「航母设计解析」

时间:2022-04-21 00:09:20 热议 我要投稿

【开篇】旧时代的航母之路

太平洋战争系列进行到现在已经第四期了,根据目前收到的反馈来看,存在相当一部分“一方战役为何获胜、另一方战斗为何失利、美日双方损管差异原因、美日航为何有时候看起来不堪一击”此类的疑惑,我认为像这类的问题可能都是比较缺乏对早期航母的相关认知所导致的。

如果将这一些相关船舰的知识补全了,那么就将很容易理解“这艘船为什么会沉、这些机群为什么会是这种进攻形式、那艘船为什么天天中弹也不歇菜”这些问题的原理,也怪我之前在篇幅前后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船舰的解析本该在战役解析篇之前就出了,但由于一些原因拖到了现在,所以在本期我将会补充上这些在之前曾频繁出现的航母之具体设计思路剖析,以及一些各类旧时代航母的相关设计内容分析,为诸位从根源上增添一枚对太平洋海战的原理的理解基石。

【解析的对象】-以时间线排序的解析对象航母名称

为了方便认知,本期选用了前几期中频繁出现的“列克星敦号(USN CV-2)、萨拉托加号(CV-3)、游骑兵号(CV-4)、约克城号(CV-5)、企业号(CV-6)、胡蜂号(CV-7)、大黄蜂号(CV-8)。

以及日本的赤诚号(IJN CV-2)、加贺号(CV-3)、龙骧号(CV-4)、苍龙号(CV-5)、飞龙号(CV-6)、祥凤号(CV-7)、翔鹤号(CV-8)和瑞鹤号(CV-9)这种旧时代的早期航母设计结构,来作为本次解析的主要分析对象,以对应之前介绍过的各种太平洋初期海战(解析设计结构,而非特定航母介绍)。

【两条不同的航母设计线的开始】-双方在甲板和机库结构设计和定义上的区别

在早期的航母设计中,远不是当今已被定型了的航母框架,以当时主要的海权国家英、美、日三国而言,在航母的设计中各自摸索、汲取出了多条完全不同的航母设计路线,其中又以美、日这两个太平洋战争的主力差异最大,在结构设计、损管设计、装甲设计、舰岛设计、舰载机设计、动力设计和雷达设计等方面均有不同,形成了两条独特的航母设计路线。

这里从结构方面切入,先来讲讲双方在旧时代航母中至关重要的甲板和机库方面结构设计。

这里与我们普遍认知中的斜角甲板和封闭式机库不同,在50年代前各国基本都是使用“全通式甲板”和“开放式机库”的,即一种纯直线型的甲板和一种侧向/正向皆可封闭/开放式的机库,美/日双方由于对这两者的作战定义不同,所以演变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船体结构。

其中美国的“全通式甲板设计”由“舰艏艉双向起落”加“中央停机区舰载机多系留”的定义形成(系留有舰载机受损问题)。这种设计可以在规避敌对向起飞的同时,还获得双向降落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提前在甲板上系留快速聚集大部分的机群,来组成在二战中美军最常用的甲板速攻流多次机群攻击波(甲板上本身就停留这一大部分的舰载机)。

另一种“单层开放式机库设计”则是由“大面积开放式单层机库”和“顶部悬吊备用机”这两种定义形式。

这种设计的诞生是由于美国在早期弹射装置(用不着)上的错误设计所导致的,美国因为想拥有一种在甲板频繁收容舰载机时的紧急起飞对敌能力,所以在早期的美国航母机库上基本都有一种弹射装置用来紧急机库起飞(太平洋战争中期取消),而这种弹射装置的添加就意味着机库有了必须开口的必要,那么选用封闭式配合船体抵消总纵弯曲的机库就必然会破坏船体的总纵强度了,因为封闭式机库本身就是需要承担船体总纵弯曲型变量的(开放式靠甲板的伸缩结构承担)。

并且,这种不需要承担总纵弯曲的开放式机库也会对升降机的限制会小很多(封闭式需要承担总纵弯曲,所以升降机设计的小且偏僻),大量美航因此原因得以在中轴线上布置三座超大型升降机,让美国机群的甲板集结形成攻击波更加迅速(珊瑚海战役中有体现,单波量多且快)。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在早期的航母结构设计上基本都选用了大型单层开放式机库的设计了(并不是全部,列克星敦封闭式),因为这种设计不管在当时还是人员编制增多(空间大,日航空间后期极度逼仄)的二战末期都很实用。

另外,美航的开放式机库除了上述的优势外,机库侧向开闭(卷拉门)和悬吊备用机的结构也为美国航队“提供了降低日军通用弹(半穿甲)杀伤和增大舰载机搭载量的功能”。在侧向可开闭机库的模式下,美航被穿甲弹进行入机库后可紧急将易燃易爆物丢入大海,然后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炸弹爆炸蔓延的二次伤害和冲击波产生的杀伤(封闭情况下冲击波杀伤大),也使得本身在顶上悬吊的备用机更加安全,并且这种结构还可以有效的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和缓解舰载机暖车产生的废气,在这种优势定义下的美航甲板和机库设计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离谱的美国损管提供一定的助力。

以上为美国对全通式甲板和开放式机库的定义了,下面我们来说说另一方日本这两种航母内部结构产生的完全迥异的设计定义和作战方式定义,这演变出了另一种航空作战模式。

简单来说,日本的航空战攻击波相对美国的多波次攻击波是一种一波流的打法,其强调机库对舰载机全收容的搭载方式(日航多为低干舷,海浪导致需要全收容),一般的会在短时间内就将舰载机从机库中全部升上甲板,在集体热车,最后在甲板聚集大量的舰载机后发动一波流的航空战攻击波。

这种作战形式仪仗的是日航双层或三层的大容量开放式机库(鹰系列和凤祥是单层),其可以通过多层机库将大量当时较轻的旧式螺旋桨飞机全部都收容在机库内,然后进行大批量的甲板蓄机,这种作战方式在多艘航母的协同作战或偷袭的情况下会相当强力,第一、二波攻势基本是无法抵挡的,类似珊瑚海海战和珍珠港偷袭战都可以体现。

不过,这种航母设计导出的作战方在某些环境下虽然强劲,但因为剑走偏锋的原因,同样是存在着许多缺陷的,这些缺陷大多与它的总体框架无关,而是细节上的问题居多。

以同样类型的甲板和机库为例,日航在全通式甲板上布置的单面少量拦截索和网(舰载机降落辅助工具)并不具备双向起落和规避敌对向起飞的能力,这造成了中途岛海战时日机降落成一锅粥的局面,以及遭遇近程航战时起飞困难的问题。同样,在机库的设计上也缺失细节,导致造成了多场战斗的最终失败。其轻薄的柚木甲板面对美航SBD型俯冲轰炸机的短延时穿甲弹时更本起不到阻拦作用(触甲板爆炸穿甲弹/药量多,日军损管难救),因表面大爆炸而产生的甲板大创面日本损管队根本无法进行快速修复,这就导致了过度密集且集中的多层舰载机机库极易在上方防护缺口的情况下被二次攻击攻击产生大爆炸的情况,日航一但在停留大量舰载机时被两发入魂,就极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殉爆。这些种种因素加上日航极其离谱的机库侧封闭式设计(日本的开放式机库只开前后),就构成了日航在蓄机时(屯机群攻击波)被贴脸时神仙难救的情况。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理解了为什么美军在中途岛南云换弹操作下大杀四方的原因,日本航母在内部甲板和机库的结构设计上存在有两个致命的缺陷,其高密度载机的机库和封闭式的机库侧舷在无形中制造了一个隐形炸弹的设计布局(后面的大凤号改了),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布局的防御力会降低到最低点。

其实,这样的航母设计致命缺陷美航也有,不过不是在同一方面,美航过度集中的是锅炉和轮机的动力系统,这使得他们总是被雷击战击毁动力系统而失去行动能力任人宰割,回头看看历史可以发现多艘美航都是这么沉的,不过区别在于灯塔国问题出现的早 ,所以他们可以在后来的设计中改掉这个缺陷,而本子在发现时已经局势扭转了。

【损管的差异】解析美国的离谱损管从何而来

上述提到的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双方的损管优劣,因此此处承接上述的结构解析,继续剖析一下由结构设计和其他多个方面组成的美日航损管差异。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美航离谱损管的声名,也会对这种现象存在一定的疑惑。因为在相当多的时间段内,美航总是会显得屹立不倒,而对日航又会常觉得一碰就碎,很难想象出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因为单看人员编制和船体性能其实也差不多了多少,美航的损管队总不可能都是一个顶俩吧?那么这种神奇的观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在上述的结构设计中就有显现,美日航的损管差异主要体现在本身的开放式机库设计和舰载机的炸弹设计上。

此处先论航母本身的机库结构设计,这个部分在上述稍微提了一下。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日航机库的逼仄设计和先扎堆再起飞的作战模式,相比美航甲板系留加悬吊备用舰载机的战备模式,日航在平等信息局势下会始终处于一个将大量易燃易爆物积累于顶层的状态,加之侧向封闭式的上方内部空间,这种航母的战备状态会在信息劣势或着敌方机群距离贴近的情况下显得十分致命(日航的进攻型舰载机也是个隐形炸弹)。

其实美日双方本身对舰体损管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均使用了当时普遍的柚木铺满(防滑/霉,保温)、来进行破哪补哪的速修方式(铁甲板速修不了),因为柚木本身就做过阻燃处理(不易传燃),所以在受损面不大的情况下只要快速更换了木板就可以隔绝二次受创的可能性了。

不过,讲到这里也就涉及到了另一种双方的损管差异设计了,也就是美日之间不同的机载弹设计,这种不同的机载弹设计对双方损管队的能力限制产生了不一样的后续影响。

以日本的机载弹为例,由于它的设计思路存在问题,就导致了其造成的伤害皆在美国损管队的修复范围内,让美国损管队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修复一次创伤,防止一般会更严重的二次受创。而美国的机载弹设计则恰恰相反,其主要针对上层的设计完全超过了日本甲板的承受限值,就这造成了日航损管队无力在短时间内修复一次创伤,极易遭受更严重的二次受创的局面,此为双方在机载弹设计不同的情况下形成的损管差异原因之一。

其中日本的机载弹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九七式通常弹和九七式陆基弹,后者为日军扩展九七式舰攻多功能性的弹药之一,是对舰有烟无伤的典型,这里不赘述了。

日军主要的机载弹对舰手段还是前者九七式通常弹,这种弹药的设计思路存在问题,且恰好被美军的舰体的上部设计结构给完全的抵消了,所以其实实际能力也不强,注重穿深、忽视装药量的结构无法对甲板造成大面积杀伤,通常只能造成一个正常人类半身大的创口,所以美航损管队通常可以进行快速修复,而且它还穿透不了美航下层3-40mm的强力甲板,因此基本面只能在机库里爆炸,而我们提到过的,美航的备用舰载机是有悬吊设计和机库侧壁的可开闭设计的,这就隔绝相当一部分易燃易爆物被爆炸蔓延产生殉爆的情况,因此日航舰攻机的炸弹基本只能做到一次杀伤,而且还是主要对人员和受创区域面的直接杀伤,所以这也是亡与日本机群的战舰主要沉与雷击战的原因。

而这种情况完全相反的正好是美航机载弹的设计。

美国的SBD无畏式轰炸机一般携带的是一种装药量极大的短延时引信穿甲弹,在接触突破到甲板的瞬间就会引爆,如下图这般造成人力无法快速修复的大面弯卷创伤,所以日航的损失惨重其实和损管没啥关系,它一但受到创伤都属于快速修复不了的级别,加之上述提到的机库高密度设计问题,也就形成了在载机状态下的日航对美航的二连发攻击基本难以阻挡的情况。

那么讲到这里了也就很明白了,这双方之间的损管差异基本可以总结为“没机会修和让你疯狂的修”的两种情况,而日本就属于没机会修的那一方,日航在遭受SBD通常弹的袭击后,那窟窿一时半会根本填不上,更何况敌人的袭击不可能只有一波,这就凸显了两者损管巨大差异的观感。

而这种差异后期是越来越大的,随着在珊瑚海海战中列克星敦号的沉,美航提前在战斗中找到了己身防卫缺陷的部分,及时弥补了这部分,因此它在后期更加显得刀枪不入了,反观转入劣势后不查漏补缺的日航,就经常会给人一种一碰就碎的感觉 。

【装甲对比】刨除外在因素的双方航母装甲实际对比

那么,在理解了现实中的双方防卫和损管差异以后,我们这里在从这一点进行延伸,了解一下双方航母在装甲上的具体差异,毕竟上述只梦算是上半部的一些设计问题和外部原因,只针对了机载弹和机库进行了剖析。

这里依旧从航母的上半部分开始谈起,对于最上层的装甲飞行甲板而言,美日双方其实都差异是不大的,为了上述损管的快速修复力和防腐、防霉、防滑、保温能力,其都选择了东南亚地区较多的柚木来作为最上层的甲板,且为了损管的快速更换能力,其都设计的不太厚重,这种甲板是航母初期螺旋桨飞机时代的独有产物,在战后就因为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而淘汰了(尾焰遭不住),换成了更厚重的特种钢加抗温涂料的组合。

而飞行甲板往下是则防护能力较强的强力甲板,也就是航母真正的上层防护,但因为美航对日航的炸弹袭击基本不打这块,而日航的通常弹也很难穿透厚达3-40mm的强力甲板,因此这一块区域在两边都不是主要目标和受创区域。而其他上部的结构,类似两舷的装甲和指挥塔、舵机、防水壁、装甲线等部分都是重点防护的对象,基本都是在4英寸左右的厚度,因此双方的上部装甲在不谈结构设计的情况下其实都差不多。

装甲防护区别比较大的地方在于水线下的部分,早期的企业号等美航对水线下的防护设计较为忽视,在雷击战中吃了很大的亏(被击穿水下动力)系列,之后才在1943年的改装中增添了防雷鼓包和多层分仓的防护设计,在此之后才美航才拥有较强的防雷能力。而相比之下,同期声的鹤级日航早就有了三层的水下分仓和防雷鼓包,因此在最新型航母(鹤级是新型航母)的水下防雷设计上,日航的早期是做得较好的,不过这种装甲优势在战事转向劣势后就被开始粗制滥造的本子反转了,在之后战事中日本的水下防护反而成了劣势的一方,前有大凤被一发入魂,后有信浓被四发抬走。

【外部/性能设计解析】赤诚加贺的左舰岛来源和左舰岛设计的淘汰

那么,在了解了太平洋战争中双方航母的内部结构设计原理、装甲分布和损管区分等根源性问题之后,这里我们也扩展一下,对一些甚少提到的外部/性能设计,类似舰岛(群体物体,与舰桥不同)、舰载机和雷达等方面的设计进行解析,还原那个旧时代航母的整体形象。

首先是对当时左右舰岛设计存在的来由原理和被取缔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信了解过IJN联合舰队的朋友都知道赤诚、加贺号左舰岛的设计,也清楚这是一种失败的设计,那么什么是它产生的原由和被取缔(飞龙开始就停止了左舰岛设计)的原因呢?我想诸位对此是心存疑惑的,这里就由我来解惑!

其实他的来由和失败的原理都很简单,其来源是日本在1935年召开的一次名为【航空母艦艤装に関する件照会】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日本航母设计院以平衡左右的理由为核心,提出了左舰岛、右烟囱布局的航母外部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思路在会议被通过的条件下确定了之后赤诚、加贺号一段时期内的左舰岛异端生涯(后来改掉了)。这种设计其实算是日本走过的一条歪路,在别家都能以右舰岛加烟囱的结构稳定舰体平衡的情况下,怎么看船体失衡都是己身的内部设计存在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左舰岛的异端设计在30年代的下半旬诞生了,这就是它的来由。

但是拆东墙补西墙设计方面注定行不通的,它被取缔的速度也很快,在它面世的的不久后,这种设计在后来的龙级航母中被取消了。

这里他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到效果比不上设计缺陷产生的损失。

当时的日航设计师在设计时有许多的盲点,设计的右侧向下大烟囱虽然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既定的向下排气的状态,但在日航的低干舷传统劣势之下,海浪的冲击还是会将烟雾带回甲板的,所以这也就造成赤诚号舰载机起落困难的问题。

另外,旧式螺旋桨战机的特性他们也没有考虑到,按照旧式螺旋桨飞机的原理来看,拥有右手使用惯性的舰载机机械员在手动制动螺旋桨运行时,螺旋桨会产生一个天然向右偏航的状态,前方的驾驶员通常需要向左稍微调整才能稳定航线。而这种隐性的特性会在螺旋桨飞机降落减低螺旋桨速率的情况下产生左偏航的情况,因为在螺旋桨带动的右偏航力矩减低的情况下,本身位置航线的左偏操控在快速高度下降下反而是加速的,因此在人本身从坐往后观察的人眼惯性下,自带的左偏航容易拉扯舰载机进入左舰岛产生发视觉盲区,造成降落的危险性,还原到现实的事实就是多架的日机因此而受损坠毁。

所以,在此之后的左舰岛级成了海上诸国的禁区,即使现在战机和烟囱等结构都已经多次迭代,失去了当时产生危险的条件,各国也都将右舰岛作为一个几乎定型的部位。

【外部/性能设计解析】双方在舰载机的区别

另外,除了在舰岛方面的差异,双方另一个差异较大的地方是航母上搭载的主要攻击手段“舰载机”,比起走了歪路的舰岛设计,美日在舰载机的设计方面属于两条完全不同的合理设计路线。

虽然总体上都是一个向高航速堆叠的路线,但双方的舰载机却是各成体系,这缘于双方达成这种武器体系的过程是全封闭的,因此形成了两种的舰载机体系。

美日在这个战争期间的时间段内共有两代舰载机系统诞生,其中日本的第一代舰载机系统为九六式舰战(战斗机)、九七式舰攻(双用轰炸机)加九九式舰爆(俯冲轰炸机)组合,第二代舰载机系统为零式舰战、天山舰攻加彗星舰爆的组合;这两套系统对应的是美国的另外两套舰载机系统,其一为F4F式舰战(野猫)和SBD式舰攻(无畏式)加TBD鱼雷(鱼雷机)的组合,其二是F6F式舰战(地狱猫)加SB2C式舰攻(地狱俯冲者)的组合,这双方以这些空中力量形成了自己的舰载机体系,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些空中武器。

先从双方的舰战说起,日本方面在1942年之前属于九六式舰战和零式舰战的混合,属于一个九六式逐渐被零式替换的过程,到1942年以后日航就完全搭载的是零式了。

这其中的前者九六式舰战是1936年由三菱重工开发的一款战机,是日本第一款全金属单翼式战机,采用了名为41型气冷的9缸发动机,最高航速在430km/h左右,主要火力系统为两台7.7mm的九二式机枪。综合他的对标选手F4F野猫来比对,这款战机在火力、航速方面皆被碾压了一个纬度,如果日本是以此战机做为主力显然在早期并不会拥有现实中的那么大优势,不过日本所幸的是,他们在发动战争之时已经将零式换装了绝大部分。

这款换装弹零式战机在日本空中力量中完全属于里程碑式的战机,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先进级别的战机。日本在它身上应用了如可全封闭收放式的起落架、电热型飞行服、大火力的机关炮和超硬铝承力飞机壳、大视界座舱、可卸载油箱等等的新新技术,在附加了这些当时日本的最高科技以后,零式战机的航速(533.4km/h)、爬升率(800m/min)和航程(3350km)达到一个相当离谱程度。

同时,它的攻击能力也增加了一倍多不止(机炮子弹少,所以只有一倍多),两翼下方新增了两台机炮,并携带了多枚低威力炸弹,这在性能比上完全碾压了同期的F4F野猫型战斗机,加之早期日航飞行员胜出多筹的空中作战经验,零式在早期甚至取得了1/3的惊人交换比(可信度较高,美军早期逆风1/6那个说法基本可以当笑话看),直到美军将这阿留申群岛作战中缴获的零式战机解剖后,才针对零式开发出了一套应对高爬升和快速过弯能力的新型战斗方式,零式的奇迹到此才得以中止,美航在战机上胜过了日航的战机,不过这个时候地狱猫战机已经开始替代野猫了,所以这实际算不上同代F4F的战绩。

这款F4F战斗机是美国用来对标零战的一款战斗机,也称为野猫战机,是美国格鲁曼公司猫系列战机的起点。

这款舰载战斗机在航速(534km/h)和火力(6挺M2)上与零式趋近,但为了在装甲防护上的强力而牺牲掉了航程(1240km)、爬升(590m/min)和过弯能力,所以他在机动性上远不如灵巧的零战,他的优势是自身的自重和防护,其在俯冲时可以利用自重产生的加速度进行咬尾作战,防护能力也让他拥有比零式更高的容错率,所以他和零式的对比大抵是强壮的搏击健将和灵活的运动健将之间的区别,在混战和贴脸的进攻方式中,野猫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在小规模缠斗和远程的航空战中,零式可以占据优势,所以就战斗机而言的话,零式和野猫其实算是各有千秋了,但因为早期的战争形式和飞行员水平利与日本发挥,所以零战和野猫在早期的战力差距很大。

到这里为止,战机暂时都处于日强美弱的阶段,不过这种差异很快就被反转了,在破解零式的战斗方式不久后,美国又研发出了新一代的F6F型地狱猫战斗机,在解除了敌方优势的同时还反转了己方的舰载机的性能劣势。

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格鲁曼公司对猫系战机进行了提升,这个提升到内容和过程说起来复杂,但其实都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两个行为,一是对防御力的加强,二是对航速的提升,F6F地狱猫在将航速提高到630km/h的同时还加强了座舱防护和机壳等关键部分的防护,达成了在航速超过零式的同时还比它硬无数倍的成就,这就导致了后期在烈风(A7M)研发失败的情况下,由菜鸡飞行员驾驶的零式被降维打击下成为了一种只能执行神风行动的工具,与彗星舰攻组成了自雷双人组,所以F6F的这种战机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其实扩大优势,本身在进入后期后日航的战机就已经无作为能力了。

下面说说舰攻,相比舰战,双方在舰攻的情况则简单很多。之前在珊瑚海提到过的九七式舰攻就是对标美军TBD蹂躏者鱼雷机的双用轰炸机,这两款舰载机主要用鱼雷对目标战舰、航母产生杀伤(南云换弹属于特殊事件)。

双方在航速等性能方面相差不多,只在载弹方面有所区别,九七式可选用的弹药包括1枚800kg炸弹(珍珠港用的)、1枚500kg炸弹、2枚250kg炸弹、6枚60kg炸弹和1枚900kg鱼雷;TBD可选用的弹药包括1枚450kg鱼雷、1枚350kg炸弹、3枚230kg通常弹和12枚45kg碎片炸弹。

综合来看,日本九七式两用机在载弹量上要好过蹂躏者,貌似携带更大的炸弹,产生更好的效果,但实际上的真相却不是如此,根据现实中的情况来看,日机携带的陆基炸弹和通常弹都存在有设计问题(上面损管写了),因此用处很小,实际上日方只有鱼雷方面占据少许优势。

至于舰攻的后续第二代,美国选择了在TBD型鱼雷机的续航力和航速上做改进,日本选择开发新的天山舰攻。

在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中,双方收获了不同的结果,日本的天山舰攻虽然加入层流翼和大频率的发动机,在性能上胜过了TBD的后续型号,但在飞行员水平下降和战场局势扭转的情况下,舰攻机本身能在劣势方发挥的余地就很小了,更何况他还是在战争中后期的投入的,这意味着投入的天山发动进攻的话基本只能沦为高航速地狱猫的标靶。

最后的舰爆,也就是俯冲轰炸机,也属于同样的情况,日本通过德国提供秘密的技术支持研发出了与美军先进程度相差无几的九九式舰爆,在早期因为战争局势的优势和护航战斗机的航速优势取得了全面的优势。

但这种优势同样在后期飞行员素质下降和空中护航能力的缺失而转向劣势。

与上述天山舰攻和九七式舰攻的区别在于,日军对俯冲轰炸机的后续继承者的思路不同,他想要开发一款超500km/h高航速的俯冲轰炸机,来对高航速的敌军战斗机进行性能抵消,继续执行一些逆风状态的轰炸任务,但这种想法最终没却有实现。

对于驾驶低航速舰载机都勉强的日本后期菜鸡飞行员来说,这款名为彗星舰爆的俯冲轰炸机过于难操控了,把炸弹丢到敌方脸上成了难事,反倒是撞自己的友军和飞行坠毁熟练的不行,因此这款战机在后来完全成为了一款组合零式进行神风袭击的自雷小队成员之一,毕竟炸不到的情况下蝗军必然是要物尽其用的。

美日双方的动力系统、雷达系统

最后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日的动力系统和雷达系统(懒得扣字了)。

日本用的动力系统是重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功率大、可靠性高、价格低)的一种搭配,也有少量的油煤混合锅炉来补充动力,这个系统以鹤级和赤诚级、加贺级为例,基本都位于舰体的底部位置,是一种当时比较普遍的动力供给。

美国在这方面用的类型与日本一样,但在配比上有稍许的区别,他的蒸汽轮机要比日航多出一倍,也没有油煤混合锅炉的使用,反而是配置了两套柴油轮机作为辅机。

综合来说,双方航速相差不大,但在这种动力系统的配比之下,续航力要比美航要更好一些。

至于雷达方面,美航使用的是CXAM型雷达,在珍珠港时期就已经装备在战舰之上了,因此美航是一开始就具备雷达探测能力的,而日本的22式雷达在1943年才研发完毕,到1944年后才正式运用到己方武器之上,因此美日之间的雷达探测方面差异还是挺大的,这也是前文中写到的珊瑚海海战日航探测困难和迟缓的原因。

本文完

到这里航母篇的介绍就结束了,其实还有许多方面我都打了草稿,但太复杂了把我头都搞昏了就取消了,先写到这里收笔。

感谢所有观看完的观众,最后求波点赞和关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