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地产调控的周期轮回,这一次还是简单的重复?

时间:2022-06-07 16:26:34 热议 我要投稿

历史的轮回,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

京城人民重回 2020 年德尔塔肆虐期,每天做核酸、办居民出入证、快递外卖不进小区、大热天去超市采购……但又不是单纯的重复,一切都不一样了,病毒进化成了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了;曾经赚钱的企业也要毕业了,大家对未来预期更低了,囤货的居民更多了……

没人能逃得过周期,包括防疫,楼市调控就更是如此了。

中国楼市进入了新一轮的救市,标志性动作便是 15 日央行降低房贷利率,另一个标志动作就是二三线城市开始松绑限购,郑州、杭州、长沙、武汉、太原都在疯狂呐喊中。至此,中国楼市调控组合中核心的两个部分——限购和限贷都在松绑,这现状是不是像极了 2008 年和 2015 年。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然而,这场收紧于 2016 年,放松于 2022 年的周期。用 6 年时间,让一切都变了模样。

01

新一轮周期是形势所迫

所谓「夜壶」,一是人人都有用得着的时候,对人来说必不可少;二是臭烘烘的,不可轻易示于外人,平常得藏起来。将房地产比作是夜壶,是某不可说先生的首创。

2022 年,在「稳增长」基调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再次被拿出来使用。饮鸩止渴是没办法的,毒药终究有害,可要是有办法谁愿意总用老套路。今年,就到了不得不拿出来用一用的时刻。

①需求端:居民买房意愿太低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 月份住户贷款减少 2170亿元,同比少增 7453 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 605 亿元,同比少增 4022 亿元。

下降速度似乎有点超出预期。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在大量的社交平台,居民不但不愿意贷款买房了,甚至还拼命攒钱提前还贷。居民购房意愿之低,在三个月内就两次见证了历史。

②销售端:头部房企销售额腰斩

进入 5 月份,多家上市房企相继公布 2022 年 1-4 月份的销售业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5 月 13 日,已公布销售业绩的头部房企,销售额几乎全部呈现负增长,其中,至少有 18 家房企4月份的销售额出现腰斩,同比下降超过 50%。

综合各房企数据可以看出,销售情况仍未明显好转。

③财政端:地方政府真的没钱用

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端受到明显冲击。

对比来看,除长沙外,已公布数据城市 1-4 月财政收入增速较一季度均出现下滑。其中,深圳、苏州、杭州、宁波、大连、南宁财政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天津、长春下降幅度则进一步扩大。

卖地收入已经成为了「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但情况并不乐观。在 2022 年一季度中,只有北京的土地出让金是增长的,仅有两个省市的卖地收入下跌幅度在 30% 以内,剩下的 28 个省市卖地收入全部跌跌不休。

④经济端:经济增速不达预期

中国一季度 GDP 增速 4.8%,和全年 5.5% 的目标增速还有一些差距:一季度,中国 GDP 增长 4.8%。二季度在各地静默管理下,经济增速愈发痛苦。

专家预测,上半年 GDP 增速大概率预计在 3.5% 左右。直白地说,在疫情不确定之下,生产、消费、投资的意愿都在降低,经济增长预期不好,能不着急吗?

从国际形势看,中国只有稳住楼市,才能稳住中国经济基本面,才能谈发展和目标,与美国的经济博弈,耐力比拼,才有支撑。

救市是形势所迫,也是不得不为。行业有不少企业等待拯救,恒大已经倒下,后续跟着一溜儿恒二、恒三、恒四;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钢筋水泥、玻璃五金、家电装修也眼巴巴望着它崛起;不少地方政府等着卖地给公务员发工资,农民工群体也盼着去建筑公司干活挣钱、养家糊口……

02

救市三部曲正徐徐拉开大幕

既然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房企的发展需求、财政的钱袋子和经济增长目标。可以预见的是,上一轮地产周期已经谢幕,而新一轮地产周期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救市和锤市一样,总要徐徐图之,不能一蹴而就。

毕竟,之前给房地产戴上了很多枷锁,在购房资金上下文章,断了刚需族、改善客和炒房人的粮草,还给供给端的开发商资金下了套,斩断了企业债的来源,再加上锁死了监管账户的钱。整个市场动弹不得,让平头百姓相信房住不炒,楼市着实不能当做投资手段了。

既然把房地产锤得那么死,在 ICU 抢救也不能下猛药,直接进 KTV 唱歌,不然就太不严肃了。而是要从舆论端、资金端和管制端各个击破,慢慢抢救。

首先是舆论端,最近的风口转向简直太多了。

·5 月 18 日,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上提到,城镇化是必然趋势,要稳地价稳房价,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 月 13 日,银保监会发文提出,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4 月 29 日,人民银行召开专题会议,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别看形式不一样,但所有政策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稳楼市。高层对楼市态度已经发生反转,「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 月份能出尽出」,这也是 5 月份多个城市松绑楼市的重要原因,领导都公开表态言辞了,甚至越来越急迫。

其次是资金端,这包括对房企的债务展期和资金支持,以及对居民住房信贷的放款。

前者就不用说了,央行放话要做好重点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最近又提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证监会也表示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还依法依规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某些房企已经吃到利好了,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三家民营房企被率先选为「示范房企」,皆陆续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也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健康的人在喝补药,生病的人可能水都喝不到。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一直都在。

后者的话,央行这一次针对 5 年期的 LPR 利率暴降 20 个基点,从 4 月份的 4.6% 降到了 4.4%,说明中国金融主管部门开始从「打压楼市」转向「全力救市」,这个态度已经「昭然若揭」。

最后则是管制端,正式下场解绑市场,给真金白银的实惠。

2022 年开始,房地产放松成为主旋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 80 城发布各种宽松政策。包括调低房贷利率、非限购城市重启最低首付 20%、放松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等措施。

比较傲娇的城市,通过降低地价、提升房价限价来实现,反正我是核心城市,地不愁卖,市场交易还没有降到冰点,尚能一战;有些城市通过放来落户限制,研究生、留学生及高级技能人才随便买;有些城市则是急了,来者都是客,社保不限制了,也不认房认贷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甚至还给各种购房补贴,减免契税,降低首付,老人投奔买房给名额。就差直接告诉你:便宜量大,快来买房。

诡异的是,80 个城市楼市波澜不惊,老百姓不是吃瓜围观,就是不出手。

因为,夜壶还在,但尿都已经没有了。

什么是尿?按专家的说法,是居民的六个钱包;用正经的书面语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

03

起风了,但不会有猪再飞上天

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说到,当一样东西,贵得不像话,而人们认为他还会继续涨价的时候,就是泡沫最夸张的时候。

你说楼市有没有泡沫?这个应该没什么人有疑问,世界三大泡沫:美国股市,日本债市,中国楼市。

不过「幸好」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可控的」,市场周期性转变与调控政策调整有关。宽松的政策,势必带来新一轮行业机会,不过这一轮救市新周期,是否代表着房价上涨的新周期,还要打个问号。

毕竟,这一波救市和 2008 年、2015 年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高房价和收入增长之间的矛盾,在高速增长、蛋糕不断做大的阶段,能掩盖很多矛盾,但在增速下降、问题发酵阶段,矛盾就会显露出来。

搞清楚中国房价到底高不高,先拉到同一维度在国际上对比,Rogoff(2022)将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全球主要城市做了比较: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以 47、43 和 40 的房价-收入比荣获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四。

与高房价形成对比的是,是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大幅提高的失业率,4 月份 16 到 24 岁的年轻人的失业率已高达 13.6%,创造了历史新高。求职的人却在不断新增,2021 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909 万,和去年人数相比,激增了 35 万人。而 2021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只有 34%。

这意味着,在整体经济疲软的周期中,房地产也无法独善其身。

二是房地产的角色和定位不会再变回去了,虽然是「经济支柱」,但去金融化已经是板上钉钉。「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不会变,健康稳定发展,限购是露出来压一压的手段,限购宽松是沉下去拉一拉的手段。

目前的限购、限售、限贷政策,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即使局部放松,也不影响大局。对于准一线城市而言,这些政策一旦出台,几乎再难回去。

三是目前的市场分化不可同日而语,财富差距增大。如果说之前是 1 万和 1.5 万的差距,那现在则是 1.5 万和 5 万的差距。巨大的财富鸿沟,已经让优质资产的价值充分溢价。在没有定价误差的情况下,又有政府限价在里面,意味着稍微优质的、有折价的资产,都会被抢购。而普通资产,则进一步提升了购买门槛。

可见,未来强城市和衰落城市的分化、同一城市核心板块和非核心板块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房价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也扩大了不同区域家庭的财富差距。

四是不确定性增加,生育率越来越低。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是 1.3,也就是说,现在我国平均每个妇女只生 1.3 个孩子,甚至比「高龄少子化」的日本(1.34)还低。

有机构预测,如果按照近几年的下降趋势,5 年内我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将会跌到 1000 万以下。其实地产人都知道,市场是真没那么多需求。更何况很多滞销项目,根本不是降价可以解决问题。

最后一点是未来预期转弱,现阶段,作为老百姓,「活下去」是比「买房」更重要,也更现实的人生选项。

投资、买房、贷款、消费,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而它们直接与预期和信心相连,所有人都在为不确定的未来而采取保守策略。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能复苏到什么程度,相信不管是房企、上下游还是购房者都不乐观。让地产人焦虑的,不是售楼处的人头攒动变为门口罗雀,而是行业逻辑在 2021 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时代吹来的一阵风沙,我们很难在风沙中睁眼看清全貌。

而中国楼市可能更重要的问题:这一轮楼市刺激后,明后年的楼市怎么办?

起风了,却不会有猪再飞上天。

资料来源:

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异常,苏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2月

2. 房地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及其政策产出,谢启秦,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年第3期

3. 房贷暴跌式救市:楼市还能站起来吗?叶书利,壹书生说房,2022-05-16

4. 房地产政策短期松动不改长期趋势,赵波,网易财经,2022-03-22

5. 居民资产负债结构对家庭财富差距的影响研究,西南金融,202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