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时间:2022-04-23 06:30:41 热评 我要投稿

对制造企业而言,生产管理的核心无非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CD。同时,还得借助于一定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以下就给大家详细解答:

但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少问题频频出现,以下列举10大常见问题:

1.班组长、车间主任到厂长对生产工艺要求从不深入阅读分析,总是似懂非懂;对生产进度总是口头说说,缺乏明细的具体计划,做多少算多少。“尽量抓紧”、“差不多”、“不可能”、“我也没有办法”常常挂在嘴边。

2.班组长品质意识差,盲目追求产量,不开产前分析会加强控制,每次总是等问题出现后去补救;工作无效率,处理问题无结果,从无主动汇报工作的好习惯。

3.关键时刻车间主管缺乏主动性及现场统筹、组织指挥能力,每次出货总是忙、乱、差、错。

4.缺乏成本核算、数字和表格规范管理的概念,从不做规范的现场记录;对流量不知如何控制,积压大量半成品出不了成品,最后一次交后道大量回修。

5.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岗位职责不清,每天工作无计划、行动无目标、操作工缺乏责任感。业务员、采购员、技术员之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讨论。

6.现场生产流程管理不规范,程序混乱无先后,不会写工序、测工时,计件工价不合理,造成员工情绪化。

7.生产工艺资料编写格式既不标准化又不规范发放,什么资料该发给谁?谁审核?转交给谁?如何存档编号装订等等,看上去总是乱糟糟,要寻一份资料更是难上难。客人验货时甚至连样品都找不到。

8.采购无具体计划,跟进不力,该到的没到,不该到的先到,严重影响生产部门进度和交期。

仓库发放时手续不清,管理制度不建全,经常缺件少数、补数,甚至发错辅料造成严重损失。

9.外发跟单员无序操作,经常发错料,与加工厂扯皮,关系紧张;质量控制更是一头雾水,常有带款出货的事件发生。

10.高层领导缺乏整体规划能力和组织教育能力;部门主管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原则性不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的力度不够深入。

因此,亟需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品质管理

外部市场的竟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服务三要项。谁要主宰市场就必需要取得品质,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内部品质管理:

1. 内部品质管理包函三个层面:现品,现场,现人。(即产品的品质,过程的品质和人的品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2. 产品品质好坏必是决定于生产过程中4MIE(人,机,料,法,环)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3. 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散布图,鱼骨图,直方图,柏拉图)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疏失往往是产品重工及客诉的最大要因。

4. 对策:以教育训练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

A:短期(立即执行)

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B:中期(有效训练措施)

实施班QCC活动(每周两小时)针对每个岗位一周以来报表反应出来的品质状况(当然最起码报表必须是真实的)让作业员对品质管理提出看法与问题,使其有参与感,进而加重其责任心,品管圈活动中可运用脑力激荡,QC手法,品质改善提案,QCC竟赛等各类管理训练措施。

C:长期(积极教育训练)

1. 不定期或按计划全面实施职前,在职,重点,机会品质教育。

2. 公司举办年度品管圈竟赛,品质征文,征图,品质标语,并品质演讲等意识教育,用来凝聚形成公司全体品质意识,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

3. 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皆为审查员。

二、生产力管理

对总体生产力进行管理,总体生产力=品质良率*生产效率*机台架动率*目标达标率*周转率。

如何提升总体生产力?

1. 实施中,基层干部实务教育训练,主要内容工作教导,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项基础训练。(巡线并立即指导改善是最常用一种方法)

2. 探讨效率改善:

A. 制程平衡

B. 源头管理

C. 突破制程瓶颈(针对制程中的瓶颈,必须能回答以下问题:)

a. 问题点:什么是当前的瓶颈?b. 要因:应该要改变什幺事情?

c. 目标:要改变成什幺样子?

d. 方案:要如何改变?

3. 机台架动率提升采用轮班制

4. 目标达标率的完成是通过节报(每二小时)对生产计划及时追踪,修正并实施追加等以达到目标

三、成本控制

成本是料,工,费三方面支出的总和。

如何控制成本?

1. 材料方面

A. 采购单价:要求厂商降价,寻找新厂商。B. 技术改善:制程改善,寻找替代新厂商。

C. 损耗管理:人为原因采用记缺点扣薪处分;制程采用要因矫正预防。

D. 呆料预防要求BOM表100%准确,设计变更依实物落实进行。

2. 直接人工

A. 产量提升:追求生产绩效。

B. 人员调节:实施人力支持制度。

C. 技术品质:实施人员多能工训练,QCC改善活动。

3. 制造费用

A. 用人费用:定员定额,加班要因改善对策。

B. 合理利用资源:考虑是否一条流水线人员可以增加(以减少多流水线本身固定耗电,流水线磨损)。

C. 事务杂费:定额预算制度。

四、数字化工具来助力

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数字化工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频繁出现的插单现象,会打破原有生产阵脚,如何应对插单的情况呢?APS系统提供企业整体供需规划及不同层次的生产规划与排程方案,针对多元的离散型行业, 满足顾客订单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传统MRP运算逻辑的不足,与ERP、MES集成,可精确计划与排程,助力企业轻松应对订单紧急变动、交期无法确定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