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引导教师稳步成长

时间:2022-04-21 14:38:38 热评 我要投稿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健全与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获得成长。创新点是通过外部激励与启发,实现教师自我激励,为教师追求卓越注入恒久动力,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保障。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332943.htm   关键词:激励 机制 教师 成长   校以师名。为了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笔者学校坚持“艺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表原则,积极引导教师用渊博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服务学生。学校在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期内,努力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现在一大批教师能够独当一面,沿着“教师―双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的路径迅速成长。   一、地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双师型教师   湖北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段,而荆州市又地处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重要而特殊。但是近年来,湖北及荆州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人力资源,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企业用工荒、技工流失与严重短缺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拖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后腿。在湖北省政府的决策下,荆州市政府提出“技能壮腰工程”,也就是鼓励职业学校根据地方经济需要培养一大批技能人才,以振兴荆州经济。   笔者学院是培养金蓝领的摇篮,有责任也有义务顺应社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在知识更新、生产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理念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服务于荆州经济建设。   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引导教师成长   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自觉自发立足岗位,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积累专业技能,展示自我价值,实现职业理想。笔者学校经研究决定,在原有制度体系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教育深造培训激励、物质激励和成果导向激励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师团队。   教育激励旨在为业绩突出的教师创造深度培训机遇,促进其成长。   一是学习最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更新知识结构;二是深入企业实践,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笔者学校在建设期内形成了“国外培训―国内高校培训―企业培训―校本培训”体系,培训网络相互交织,效果显著。物质激励则是根据教师的具体贡献实施奖励。成果导向激励是对教师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鼓励。成果永远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是学校底蕴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批批教师追求卓越。   通过激励机制,教师个人获得成长,学校也拥有了稳定发展的师资队伍。   1.健全教育培训与交流激励机制,引领教师岗位成才   笔者学校完善原有激励机制,通过教育培训与交流的方式引导教师爱岗敬业,走岗位成才之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选派教师到国外培训,拓宽职教视野。德国职业教育全球领先,为了让学校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充分领会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学习该国的职业教育精华,笔者学校制定了《出国人员选拔办法》,通过综合考试、说课、考核,确定选派董武、朱晓彬等8名教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2天的双元制培训教师学成归来后,凝练经验,内化气质,将德国的先进理念以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学校师生,实施再培训,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2)选派教师参加国内机构培训,夯实专业基础。为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学校按照“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引人与引技相结合”的原则,扎实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先后选派了17名教师到山西大学、山东―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等高校及培训机构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培训完毕后,所有受训教师完成了培训论文和总结报告,并在专业教研活动上做学习成果专题汇报,既检验受训教师提升情况,同时也将培训成果传递给其他教师,扩大培训成果受惠面,全校教师专业素质普遍提高。   (3)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掌握一线技能要领。基于“培养对接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建设年度内,学校选派了60多名教师到蓝宇航标有限公司等企业学习、考察和实践。通过实践,教师们充分掌握了生产一线的操作要领,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岗位需要,他们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技巧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教学真实生动、精彩纷呈。   (4)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研讨以分享前沿成果。为了拓展专业视野,使教师站在该专业发展的最前沿,学校邀请长江大学光电物理学(北斗系统开发者之一)王一举教授讲授《飞速发展的光电子产业》,邀请周凡讲授《平面设计》,还邀请了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荆州三峡宾馆、美的集团荆州分公司、荆鹏软件集团等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老师们与企业行业精英充分交流、深度沟通,分享了生产一线最前沿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教学,受益匪浅。   2.完善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引导教师自身挖潜   笔者学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教研成果奖励制度,以制度引领教师奋发有为,同时也为教师岗位成才建立良性通道。学校鼓励教师出成果,并予以奖励。如教师讲授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编写教材、发表文章,开发专利技术,参加技能大赛,一旦产生成果,学校马上进行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奖励,以文本、电子信息、图书、网站内容等形式予以广泛宣传报道,并将成果转化成学校的精神财富,储存在学校数字化校园中,引导全体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职教成果。   (1)完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培育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于教师发表文章、出版专业书籍、自制教具、编制教学资源、发明专利技术等予以物质奖励。学校教师从教学工作实际出发,刻苦钻研,精心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积累教学经验,提炼教研成果。学校教师已发表论文28篇,出版教材及专业专著16部,18人次获得各类优秀成果奖,开发校本教材及拓展性教辅资料共计37件,教学专利技术1项,教师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2)完善教师竞赛奖励制度,引领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笔者学校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对竞赛成绩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并形成制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2013年12月12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举办了全校普车实习教师技能竞赛,特别邀请荆州荷花机床有限公司专家出卷、阅卷。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013年秋季,笔者学校项目办公室主办、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承办了“Word排版竞赛”“文字录入竞赛”“课件制作(PPT)竞赛”“电子表格(Excel)竞赛”等系列活动,参赛人数达700余人次。笔者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使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将师资培养工作落到了实处。   3.完善低职高聘、职称优先制度,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笔者学校完善原有低职高聘、职称优特制度,为教师追求卓越提供了不竭动力。所谓低职高聘,是指把教育教学水平高超、责任意识强烈和奉献精神突出的低职称教师,提升为高一级职称待遇。如讲师按高级讲师标准发放待遇,中级实习指导教师按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发放待遇。   例如笔者学校尹述军老师的岗位级别是专业技术高级讲师六级,因业绩突出享受五级待遇。职称优先则是指在评审职称时,优先推荐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学生评价好、企业评价高的教师评审或破格评审职称。如周正国老师因常规教学业绩突出,同时多年指导学生竞赛屡获殊荣,在无大专学历条件下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激励制度让教师们切身感到人生价值必须靠自己去实现,只有立足岗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挖掘自身教学潜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命价值。笔者学校的系列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不断成长。   三、科学管理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1.完善制度,确保落实   制度体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顺利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条件。笔者学校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按制度办事,事半功倍。   2.健全机构,有序运行   学校教务科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部门,把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教师―双师―骨干―带头人―名师”的成长轨迹,采用了“三元培养方式”,即“校本培训+企业实践+机构培训”,突出培训成果再培训,扩大受惠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实施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以重点课题研究组建专业教师团队,相互启发,协同进步。在建设期内,多位教师获得各种荣誉和表彰,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领军人物。   3.科学评价,监控过程   学校教务科制定了教师综合量化考核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等系列发展性评价方案,教师既是被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主体。学校每学期都展开建设评价,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与结果合理对接、相互印证,通过评价活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4.信息管理激发活力   笔者学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数字化校园教师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业务档案,随时关注教师的细微变化,宣传教师个人的成绩和成果,使每一项激励措施都能贴近教师实际,焕发教师追求卓越的无穷活力。   四、主要成果与主要成效   在两年项目建设期内,在激励保障机制之下,学校教师们用丰富成果凝聚成了基地建设的永恒神韵。   1.学习团队初具规模   变被动的“要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两年来,随着建设课题不断深入,学习人数急剧增加。教师学专业技能、学教育技术、学方式方法,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课题团队应运而生,如CAD学习团队、Pro/E学习团队等。   2.教学研究渗入生活   教学研究已成为学校教师们新的职业生活方式。激励机制带来丰硕成果,笔者学校教师开发专利技术1项,编写校本教材和拓展教材37部。这些教材受到荆州市电子工业学校、石首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兄弟学校的欢迎。教师们用累累硕果充实了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丰富内涵。   3.教学改革结硕果   学校教师尽心尽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两年来,笔者学校学生在各类技能比武中,获市级一等奖1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5个,省级优秀奖5个,国家级三等奖1个、优胜奖3个。教师6人次获市级优秀指导老师奖,7人次获省级优秀指导老师奖。   4.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基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探索,促使教师迅速成长,创建的成果转化为学校文化,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运用于教学中,学生和学校受益。教师梳理学习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凝练经验,内化气质,形成职业底蕴,分享给其他教师,最大限度辐射自身经验,可以说成果分享已成为笔者学校校项目建设以来的一大亮点。   五、体会与思考   回顾笔者学校两年国家基地项目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体会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常态化   要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必须有远景规划、近期目标,并按工作规划有序进行,才能保证教育教学与科技发展脉搏同步前行,使教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不留断点,名师辈出。   2.要辩证地处理好整体推进与个别提高的关系   整体推进教师素质提升方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个别提高则是根据实际需要,对特殊人才或特殊专业采取倾斜政策,鼓励教师建功立业,这有利于开发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形成名师名校效应。   3.要建立激励制度,动态更新机制   激励制度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要求。要让教师们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作为自身价值和职业生涯的一种呈现方式。动态更新日益完善的激励机制所产生的光芒,必然会照进老师们的心灵。

笔者学校经过两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已经让激励机制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学研究能力、技能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教师个人获得成长,学校持续发展也就有了优秀的师资保障。

(作者单位:荆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