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慢性结肠炎中医常用处方

时间:2022-04-19 10:21:24 热评 我要投稿

【概要】慢性结肠炎以反复腹泻、黏液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 引起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十分复杂,多由于胃肠道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障碍所致,最常见病因是非特异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小肠吸收不良等。 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消瘦,及伴菌群失调等,病程长久不愈、反复发作。 本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临床证型复杂,可分为食滞肠胃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肾阳方虚型等,治疗时要选用健脾祛湿、补肾涩肠的中药。 处方1 健脾理肠片 【方药与用法】米炒黄芪、土炒白芍各15g ,米炒党参、醋延胡索、水飞赤石脂、升麻各10g ,土炒当归、炮姜、土炒白术各6g ;乌梅、茅莓各9g ,儿茶、肉桂、蜜炙甘草各3g ;上药先将延胡索、赤石脂、儿茶、肉桂、白术、党参共研细末,其余药加水煎煮3 次,把药液浓缩制膏,再加入上述细末,制成口服药片,每片重0.4g 。治疗时,每次8 片口服,每日3 次;轻症每次4 片,饭后以温开水送服;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减至2〜4 片,连用20 天为1 疗程,以用药1〜3 个疗程为宜。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涩肠;主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简释】实验研究证实,本方能明显改善大黄所致的脾虚症状,减轻大黄、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程度,并有强壮、抗炎、镇痛及止血作用,另外,还有抗溃疡及显著吸附蛋白酶、抑制胃液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处方2 固本益肠片 【方药与用法】黄芪18g ,党参15g ,白术、山药、白芍、延胡索各12g ,赤石脂、地榆、炮姜、补骨脂、当归各9g ,木香、儿茶、炙甘草各6g ;上药制成药片,每片重约0.5g 。治疗时每次取10 片口服,每日3 次,连服20 天为1 疗程;服药2〜3 疗程后,可行结肠纤维镜检查评估。 【功能与主治】健脾温肾,和中涩肠;主治慢性结肠炎,尚见脾气虚、脾阳虚、脾肾阳虚等证。 【简释】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此方能健脾止泻,尤对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另外,还具有缓急止痛、消肿、补益强壮、增加抗病能力的功效。 处方3 连姜汤 【方药与用法】川黄连3g ,炮姜炭5g ,薏苡仁30g ;苍术、白术、川厚朴、煨木香、延胡索、炒鸡内金、车前子各10g 。上药加水煎2 次取汁,混合后分为2 次口服,连服30 天为1 疗程。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温中理脾;主治慢性结肠炎,尤适于治疗寒热夹杂型慢性泄泻。 处方4 加减参苓术汤 【方药与用法】党参15〜20g ,茯苓、桔梗、炒白术各10〜15g ,炒白扁豆20〜30g ,莲子肉8〜10g ,炒山药、薏苡仁各15〜30g ,砂仁6〜10g ,炙甘草3〜6g ,大枣3〜5 枚。上药加水煎2 次,每日分早、晚2 次口服,每日1 剂。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和中渗湿;主治过敏性结肠炎。 处方5 温中实脾汤 【方药与用法】熟附块(先煎)、白术炭、煨木香各10g ,茯苓、山楂炭各15g ,肉桂(后下)、黄连、炒枳壳、炮姜各5g 。上药加水煎2 次取汁,混合后分上、下午2 次口服;每日1 剂,连用7 天为1 疗程。在泻水样便者,宜加用煨肉豆蔻10g ;泻黏冻样便者,可加入马齿苋30g 同煎。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清热燥湿;主治寒热夹杂型慢性结肠炎。 【简释】此证为寒热夹杂,治宜寒温并用。方内苦寒之药黄连,能清热燥湿,加之炮姜能温中散寒、止痢,配合白术等可健脾化湿。 处方6 苍芷合剂 【方药与用法】苍术30g ,白芷10g ,生黄芪、白及、木香各15g ,三七6g ,黄连、干姜各3g 。上药加水500ml ,两次煎为200ml ,混匀后,每日早、晚分别保留灌肠1 次,每日1 剂。 偏于寒湿时,可加用黄连3g 、干姜6g ;偏于湿热时,宜加用黄连3g 、干姜3g 、苦参15g ;偏于湿热、带脓血便时,可加白头翁30g 、地榆30g 、槐花10g 。 【功能与主治】燥湿行气,益气调中,化瘀生肌;主治慢性结肠炎。 【简释】此方用治慢性结肠炎局部黏膜炎症,如以脾虚湿阻、寒热错杂证为主,方6 中苍术、生黄芪、木香等药,均能燥湿健脾、理气;黄连、干姜均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白芷、白及、三七等均具有化瘀、祛腐生肌的功效。 处方7 加味补中益气汤 【方药与用法】黄芪30g ,党参20g ,当归、白术、陈皮、白头翁、蒲黄、五灵脂、地榆、甘草各15g ,升麻、柴胡、枳壳、黄连各10g 。上药加水煎2 次,每日早、晚分2 次口服;每日1 剂,连服1 个月后,再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次1 丸,每日2 次。 【功能与主治】益气升阳,清热利湿;主治慢性结肠炎。 【简释】方中地榆、黄连、白头翁等能够清热利湿,可明显增强本方止泻止痢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已表明,黄连具有抗炎、抗腹泻、抗溃疡、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白头翁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止痢的作用,地榆有抗菌、抗炎、止泻和预防肠道溃疡的作用。 处方8 补脾益肾汤 【方药与用法】炒山药30g ,茯苓、菟丝子、补骨脂各15g ,焦陈皮、白术、焦山楂各10g ,肉桂6g 。上药加水煎2 次,分2 次口服;每日1 剂,连用12 剂为1 疗程。 【功能与主治】健脾温肾,消食止泻;主治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 处方9 青黛II 号 【方药与用法】青黛2g ,黄柏1.5g ,儿茶1g ,枯矾0.5g ;上药共研细粉,加水50ml 混匀,进行保留灌肠,每晚1 次。也可结合内服汤剂,实施内外合治,连用2 周为1 疗程。 【功能与主治】清肠护膜,涩肠止泻;主治慢性结肠炎。 处方10 真人养脏汤加减 【方药与用法】党参12〜30g ,赤石脂(包)15〜30g ,黄芪、土炒白术各12〜15g ,当归、煨肉豆蔻各9〜12g ,白芍、延胡索、乌梅各9〜15g ,木香6〜12g ,肉桂(研末服)3g ,炙甘草6〜9g 。上药加水煎2 次,每日早、晚分2 次口服;每日1 剂,连用30 剂为1 疗程。服药期间须忌食油腻、厚味。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脾,温中涩肠;主治慢性结肠炎。 处方11 秦艽苍术汤 【方药与用法】秦艽、防风、陈皮、苍术各9g ,泽泻、黄柏、当归、升麻、槟榔各12g 。上药加水煎2 次取汁,混合后每日早、晚分2 次口服;每日1 剂,连用10 剂为1 疗程。 患者每日腹泻超过4 次、兼有脓血便时,宜加用马齿苋30g 、白头翁15g ;若大便秘结、难排、肛门下坠时,宜加用党参12g 、麦冬9g 、当归21g 。与此同时,还可加入白菊花45g 、蒲黄45g ,水煎浓缩至200ml ,实施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 次。 【功能与主治】祛风燥湿,和中调气;主治慢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