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一定会有人看懂你的朋友圈

时间:2022-10-11 00:02:45 热评 我要投稿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发朋友圈都要斟酌很久了?  

编辑好的文字删了又改,改了又删,准备按下发表键的那一刻,就好像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选择退出。  

我们有太多太多想要昭告天下的冲动,又有太多太多选择冷静的时刻。  

1

你是不是连朋友圈自由都没有?

说真的,成年人真的好心酸,连发朋友圈的自由都没有。  

我的微信里,大部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在加友成功的那一刻,点开对方的朋友圈,成了一种社交礼貌。  

我们本能地想要去窥探对方的生活,想通过这种方式,短时间地,多维度地去了解这个人。  

可当我们满怀期待点开对方的朋友圈时,大概率上,你会看到这样的提示:

我们这是怎么了?  

我问过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大多会给自己的朋友圈设权限,三天一个月甚至半年;  

还有人喜欢不定期清理自己的动态, 难过吐槽的丧气话,永远消失在冲动后的冷静里。  

别人能看到的,永远是光鲜的、积极的自己 。  

其实我特别理解,成年人的无奈在于,他的世界是复杂的,他的角色是多元的,他的朋友圈承载了太多的关系;  

小孩子才有一生气就立马宣泄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成年人是没有的。  

成年人耳边有太多声音告诉他说,你要这么做,不要那么做,你情商要高一点,不要给别人惹麻烦…… 

谁也不想因为一条负能量的朋友圈,给别人平添烦恼;  

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句牢骚,让别人产生误会;  

甚至,不奢想自己的朋友圈引来朋友的围观,毕竟,他们一评论你,你还要花心思有趣地回应。  

2

朋友圈成了当代人的社交场

朋友圈这个词,以前是很纯粹的。  

只有关系得到双方的认证,你才会觉得说,他是我的朋友,你们之间有专属的亲密感。  

现在的“朋友圈”变味儿了,微信太野蛮了,抢占了这么有私人感的词,一提朋友圈,你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再也不是曾经那个私密的圈子了;  

你想到的,是微信通讯录里,躺着的一个个很少联系的、甚至从不联系的、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其实是个让人有压力的词。关系不深不浅,你不方便对他展示你的全部,但又要想办法维护这段关系。  

前几天我还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热搜,有人问,你觉得工作最累的部分是什么?  

最难的,不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最难的,是跟别人交流,要友善沟通。  

职场上,我们习惯保持最好的状态,设法给人留下好印象,毕竟,你清楚地知道,他们决定了你能飞多高,飞多远。  

我新来的商务实习生,大学还没毕业,住的房离公司2小时车程,很拼,一个合作,可以24小时陪聊;

他这么拼,就是为了搞定客户,就是为了3个月内证明自己,为了留下来。  

昨晚加班到很晚,下班我拉他去公司楼下清吧坐了会儿,点了杯cocktail聊了很多心里话,我跟他聊未来规划,聊人生展望,聊创业的不容易。  

他说的一段话,还挺动容的:

社会就是江湖,你的领导同事,关心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你的竞争对手,关心的是你的死活;  

太多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  

却很少有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太多人关心你工作好吗?  

却很少有人关心你,过得好吗…… 

3

早一点找到看见并看懂你的人

对很多人来说,朋友圈已经没有生活,只有工作了。

朋友圈意味着,没有坏情绪,每句文案都是精心设计,图片要添加滤镜,要起到传播效应。

我偶尔也会恍惚,打开自己的朋友圈,绝大部分信息都跟工作有关,我的生活哪去了?

和很多人一样,有些生活动态,我们不敢发表到朋友圈。

就像前段时间我眼睛发炎,左眼烧红,外加发烧,连夜去医院打点滴,这些状态,不敢告诉你们,怕家人担心,也怕你们担心。

成年人的自尊心是很奇怪的,一边习惯标榜自己勇敢,隐藏自己的脆弱;另一边,又渴望脆弱被看见。

事实上,我身边那些雷厉风行的精英朋友,不管外表多强硬,不管自身多独立,在心情低谷或事业低谷时,遇到一个伸手拉自己一把的人,内心还是会被融化的。

我们喜欢的,不是他过来拉自己,不是他帮我们解决了问题;

我们喜欢的,是他看见了我们不曾对外袒露的内心的需求。

我们喜欢的,是被看见的感觉啊。

“看见”这个词真的太奢侈了,这跟你发多少条朋友圈没关系,跟人有关系。

人错了,你发再多朋友圈,都只是点赞之交;

人对了,你不发朋友圈,他照样懂你的生活;

我一直说,幸福感来源于你与世界的联系,今天我还想补充一点:

更高级的幸福感来源于,有多少人看见你,并看懂你。

真的,希望我们,

早点找到,看见自己,并看懂自己的人。

END

最后送上一手新鲜福利:

过去7年,我连续抓住了6次风口,从自媒体、海外保险,到写作课、房产俱乐部、品牌课、视频号等,一次次起盘成功。

这里的核心在于,用优质的内容获取流量,搭建个体商业闭环。 在大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这依然是普通人商业起盘的最好杠杆,也是普通人最大的护城河。

于是,我将自己过去的商业化底层逻辑展现,并挑选了学员里最值得学习、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看头的案例,进行简单拆解。

汇总成这份 《个体商业闭环指南》 (各行各业案例更新中)

希望能帮助职场人、自媒体人、个体创业者、中小企业老板,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型。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领取,还能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