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鱼之子》:拥有心之所爱,可以触达人生最深处

时间:2022-08-27 14:46:12 热评 我要投稿

《鱼之子》是一部理想的,童话的,但又是真真正正令人动容的“专业主义”电影。论如何成为一位鱼博士:不是知识,不是经验,而是永不磨灭的“童真”和“率直”。今天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电影,原来真的有人是喜欢Ta身边的、手上的物件,喜欢Ta所做的事情,就算被无视被排斥,就算不会有任何回报,除专业以外的事情顺其自然便可。电影不正是让这样的幻想成真的美妙载体吗?

影片根据日本鱼类专家、插画师、艺人“鱼君”的自传和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了从小便热爱鱼类的主人公坚持追逐梦想的故事。女主宫泽正之从小就喜欢鱼,从小学生时期就很喜欢鱼,每天观赏鱼、画鱼、吃鱼,父亲觉得她与别的孩子不同有点担心,而母亲却一直温柔地守护着她,默默支持她,在她开始独自生活时仍然有着许多意外的相遇和重逢,被很多人爱着,走上只有她可以走的那条路...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故事,开场二十分钟一直迷惑,把不住脉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后来逐渐明朗起来,它借着对于鱼的狂热爱好,讲了一个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纯真的傻瓜,当周遭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褪去童话色彩后,顽固地坚持对所有一切的幻梦而无法妥协。让人感慨的是,片中没有一个坏人,甚至没有反面角色和戏剧冲突,直到最后妈妈对她说:“其实爸爸妈妈我们啊,都不喜欢吃鱼”。

影片看似在讲鱼,实际是在讲心怀热爱的人、奇怪个性的人最终在亲情友情的保护下好好长大的过程。世界的复杂已无需再多一个人来强调,可贵的是一颗永远澄澈和丰盈自由的心。拥有心之所爱,可以触达人生最深处。这可能就是日本电影的魅力吧,给我们造梦,让我们无法清醒着面对现实的同时不感到自责和恐惧,心怀“总有一天我也将活成那个样子啊”。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全片围绕着主角的成长展开,由小时候、学生时期和社会时期的三段组成,前两段都很温馨很治愈,很多桥段引得全场大笑。但我觉得处理得最好的还是进入社会后的那段,有时候就是会事与愿违,自己和自己想象的生活有落差,其实大家都是天使,但又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生活之苦,尤其是给孩子买蜡笔的时候,女主角选来选去最终还是选的贵的那款,但回来已经发现人去楼空。但大家却各有各的苦难,但饱受生活之苦之后,能勇敢站出来,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很完美。

是啊,谁没有过中二加洗剪吹的少年时代呢?然而永远不忘初心的事却属实少见。《鱼之子》所蕴含的是对追逐梦想与纯真自我的思考,或许有社会的残忍侵蚀,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大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初心,绝不屈服或被迫改变。片中我们看到了像女主这样的“极端”,幸运的是她最终在同伴帮助下找到了归宿,而这种幸运也归功于“真诚”,打动并改变了同伴。

这是一个给大人讲童话的电影,也是只适合在夏天看的电影,也再一次验证了电影是造梦的介质,那些被现实敲碎了磨平了的童心和善念,那些与众不同和格格不入,那些被搁置了的执着和念想,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位置,并在电影中复活。追寻你热爱事物的指引,这样你就能发现人生的答案。道理大家都懂,问题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像小美一样坚定,直到最后也可以说一句“没有什么能战胜你热爱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