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尹杰霖:与书结缘 人书俱老

时间:2022-04-20 03:44:37 热闻 我要投稿

与书结缘 人书俱老

写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之际

作者尹杰霖

再过两天,2019年4月23日,我们又将欢度第24个“世界读书日”。

三天之前,2019年4月18日,省委组织部领导给我退休前例行谈话,我将正式光荣退休了。

曾经的各种身份、头衔,称谓早已俱往矣。过去的种种奔波奋斗,压力要求,考核评判,褒贬荣辱,名枷利锁,已属过眼烟云。升庵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陆游曰:老来百事废,却觉书多味。载沣言: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想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

著名作家王蒙人生大起大落,身份角色多重,到晚年他归于平静,深思熟虑后最看重引以为豪的称谓是:读书人。

我的双流老乡、誉为神童俊杰、44岁即英年早逝的田家英生前曾多次畅快地与毛泽东谈读书。一次毛主席高兴地对他说:将来你死后的墓碑上应该写上 “读书人田家英之墓”几个大字。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读书都是件恒题恒新,亘古不变的重要事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天下第一大好事要事即是读书。荀子有《劝学篇》,颜其卿有《劝学诗》,宋真宗有著名的《劝学文》,以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如簇诱人劝学,元代的翁森与当代的傅佩荣都有四时读书乐和四时读书法。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毛泽东有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读书重要,读书紧要,读书快乐,确是不言而喻的。

回想起来,作为生在50年代后期,长于60、70年代的农家子弟,小学初中到高中都主要是读毛主席语录,学工学农学军,工基农基,赤脚医生。出身地道农家,父母均为农民,素无家学渊源,更无藏书一本,加之记忆力最佳,求知欲最旺的时期,除了通本背《毛主席语录》红宝书,就是在七二年前后好不容易凑齐六七角钱买本郑直的《激战无名川》,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浩然的《金光大道》。除此而外,那时的书籍都被划为封、资、修的东西,全部列为禁区。细想起来,确实那时除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基本无书可读了!

后来教中学,上大学,工作后,有意识自觉恶补狂补大补长补自己读书的先天不足,通过成都送仙桥,文殊院,泸州萧巷子,各新华书店,机场,景点,二三十年坚持不断地购书,淘书,藏书,读书,享受读书快乐,收获读书喜悦,养成善读习惯,营造书香人生。自我人生定位:努力当个读书人,争取成为文化人!

读书于我如饮水吃饭,温饱满足生存需要,读书满足精神需求。最快乐、自在、闲适和舒畅的事就是读书,且是无压力要求,无功利色彩,无家长监督,无老师考试,无领导考核的退休后生活组成部分的读书即年逾花甲退休后的读书才是最自由自在,最个性畅快,最轻松愉悦的精神独乐体验。看似无用之读书实乃人生之大用,读书是很个性和自我的,地方、内容、场景、季节、喜好、习惯、姿势都是随性所适,随遇而安的。我现在的读书黄金时段就是每天早上五至七点,中午休息两小时,精气神好时多读,疲乏劳累时也可自我放假放松。

读书是很个性和独乐的事,子非魚安知鱼之乐?不可一曝十寒,不可千篇一律,不可自满自大,不可强求如我,尤其是年老退休后的读书,快乐修身为主,自在舒适为宜。尽信书不如无书,还应该读电子书,手机书,读无字书,读社会大书,读人生宝书!吾生有限,学无止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书是宁静致远的事。孙过庭“人书俱老"本指学书至高境界,用于读书,何不其然!愿我们都养成善读习惯,享受书香人生,唯如此,则不负美丽人生与美好时代!

尹杰霖2019年4月21日(第24个世界读书日前两日)晨于酒城忠山

作者:尹杰霖

供稿:董代富

作者简介:西南医科大原党委书记,四川省文史委顾问,泸州市政协文史顾问,泸州市诗词学会会长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