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阅读课与语文学习

时间:2022-04-19 21:39:26 热闻 我要投稿

阅读是语文的一部分,这是大多数人多明白的道理,而且语文老师还有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不是都在讲阅读,讲课文吗?作为语文老师平时不是一直在强调学生多读书吗?

而事实上在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的内心深处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到了具体的语文教学又有几个语文老师敢于把自己的语文课变成阅读课?这完全不能怪语文老师,因为如果语文老师不把那些必修的语文教材教完,学生又如何参加期末的统考?这是一把枷锁,一把极为沉重的枷锁。语文教师的相当一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是花在教学生学习课本,教学生在消化课本的知识,教学生如何应付语文考试,因为这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因为考纲也是如此要求的,这真的不能怪语文老师不去教学生如何阅读,因为相当一部分老师都认为自己在分析和讲解课文本身就是告诉学如何阅读课文,问题是老师讲了那么多的课文,分析了那么多的文章,有几个老师能够真正地讲透阅读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有几个老师能够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真真切切地教给学生?又有几个老师自身是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客观上讲,阅读是语文的核心,如果语文老师自身都不喜欢阅读,都不去阅读,他怎么可能真正把阅读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再加上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浅阅读的社会,什么微信、微博流行,真正能够沉下心去阅读那些有点质量的文章的人并不多。所以,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其实跟他们的阅读有着密切关系,或者说,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大量阅读书籍,他的语文水平是不可能太低的。正因为如此,我以为开设阅读课十分有必要。

首先,阅读课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另一个窗口。平时听语文老师的讲语文课,讲阅读练习,那全是老师的理解与思考,而安静地给他们一节课读自己喜欢读的文章,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打扰,只有学生自己的选择,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选择一本自己心仪的杂志,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与文中的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与交流,这跟听语文课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打开自己的思维,不知不觉地让自己进入某种境界,而且随着自己思考力的增强,随着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同时也架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空间。

其次,阅读课表面上是减少了语文课,其实是在提升语文课的品质与底蕴。现在的语文教学光靠老师的喋喋不休的讲解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与文字水准;而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字水准其实是学生自己在不断阅读,不断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而现实的语文课、语文学习还是将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教室里,让学生聆听语文教师的讲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假如我们能够适当地增加阅读课的时间,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去阅读那些有质量的文章,并在阅读之后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体验与喜悦,是可以让学生慢慢喜欢上阅读的。一旦学生喜欢阅读,他们就会不断地寻找那些自己喜欢读的书籍,他们就会大量地阅读,并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第三,阅读课自然要有相对明确的阅读任务与目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在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所以阅读课,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后该做那些工作,都是需要语文老师事先想清楚,教给学生的。因为一旦语文老师能够在每一节阅读课前事先设置好阅读的任务与目标,并且让学生在下一节课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与体会。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课里是会能够不断进步与提升的。

阅读课,应该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明确这个中心之后,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把阅读课上好。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