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一个隐秘的小动作,能沟通任督二脉,俗称“搭鹊桥”

时间:2022-04-19 04:49:19 热闻 我要投稿

在鸿宝健康养生的课堂上

老师在引领大家打坐入静时

经常强调要“舌抵上腭”

舌尖须轻轻抵住上颚

这是为什么呢?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

督脉“总督诸阳”,能联系手足三阳经脉而交汇于督脉的大椎穴,所以又有“阳脉之海”之称。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

任脉“总督诸阴”,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脉交会,故又有“阴脉之海”之称。

寅时打坐为何要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使任督二脉相互交接,贯通了任督二脉,形成一个“周天循环”。

首先是舌抵上腭,口腔会分泌大量的津液,可起到润喉的作用,打坐时不会觉得口干、口渴;

其次是津液为人体之精华,咽下至还有滋润与濡养、化生血液、调节机体阴阳、排泄废物等作用。

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以及经脉循行的角度来看,鸿宝养生需要心静,神气内敛。而心主神明,为人体五脏六腑之主,因此敛神的过程,也是调整人体五脏六腑平和的过程,使其阴阳调和,气血通畅。

打坐过程中要求均、细、绵、长的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加肺活量,吸入更多的氧,而且由于腹式呼吸通过横膈肌的上下浮动和腹部的活动,对内脏起到了自我按摩的作用,促进了内脏器官毛细血管微循环,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的血液循环,为机体组织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

鸿宝养生讲,吸气时吸入的清气沿督脉上行,以还精补脑;呼气时浊气沿任脉下行以滋养胞宫。

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饮食物中水谷精微之气结合生成“宗气”,该宗气生成后聚积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宗气的功能是出喉咙以助肺的呼吸,进一步增强肺的呼吸功能;贯注于心肺之脉以行气血,为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寅时打坐时注意“舌抵上腭+腹式呼吸”具有十分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