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为什么没提前把整个计划告诉叶晓明他们?

时间:2022-04-17 15:54:10 热闻 我要投稿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关于这个问题,原著中林雨峰与赵青的对话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乐圣公司因为与格律诗的一笔订单,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展销会上对方以超低的价格投放市场,使乐圣的销售顿时陷入停滞。林雨峰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吹响集结号令各大分公司的经理,齐聚深圳总公司商量对策。

众人七嘴八舌各执一词,最后当家人林雨峰站起来定案,以吃掉格律诗为目的,拒绝任何形式的调解,力求将格律诗置于死地。林雨峰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犹如他的口号只有矛没有盾,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当格律诗以农户小作坊的形式,以扶贫为目的本质浮出水面时,林雨峰呆若木鸡,信心瞬间跌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他突然明白自己着了人家的道了,世上万物相生相克阴晴圆缺,怎么可能只有矛没有盾呢?

丁元英也恰恰是抓住了,林雨峰这个致命的缺点。乐圣是林雨峰的私人企业,他公司的口号是只有矛没有盾。而这个就是像一面旗帜,公司上下人员必然受其影响。

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在演讲中说:任何一支部队都有它的传统,传统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质,而这种精神与气质,往往是由组建这支部队时,首任军事长官决定的。如果将乐圣比做一支部队,那林雨峰就是首任军事长官。他决定着乐圣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就是只有矛没有盾,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这是乐圣形成的文化属性,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这种文化属性违背了客观规律,所以才被作如实观照的丁元英一招击中了要害。

叶晓明收到了乐圣起诉格律诗,不正当竞争的通知书。对方竟然提出了六百万的天价赔偿,他说了两个字:完了!

刘冰看到也震惊的说:乐圣不是好惹的,早晚都有这一天躲不过去了。在叶晓明的潜意识中,林雨峰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丁元英惹错了人,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冯世杰说:这官司光诉讼费就几十万咱打不起。

后来,叶晓明等三人统一口径,避开丁元英选择向乐圣求和。但他们不知道林雨峰的政策是拒绝任何形式的何谈,道歉失败后,他们三人回到古城,立即向董事长欧阳雪提出退股。

丁元英在着手格律诗计划时,就说过允许几个股东趴上井沿,能不能爬上来那就靠他们自己了,遗憾的是最终都掉了下去。砖头瓦块成不了精,能成精的也不是砖头瓦块。

林雨峰说:叶晓明这帮发烧友有眼无珠,刚一听到枪响就吓跑了。

赵青说:“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丁元英为什么不把诉讼前景告诉叶晓明他们?如果他承诺对诉讼结果负责,叶晓明他们还会临阵脱逃吗?他究竟想不想帮他们?

林雨峰说:“如果是你,你会承诺吗?靠封官许愿捏在一起,你能指望这样的队伍去攻城拔寨?丁元英是明白人,扶不起来的硬扶,到头来会摔得更惨。

——《遥远的救世主》·四十章

林雨峰的回答赵青的疑问,就是对问题最好的解答。扶不起来的人不能硬扶,不然日后摔下去会更惨。

这和小孩子学走路一样,起初在父母的搀扶下迈出第一步,但父母不能一直搀扶,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去走,父母不放手孩子永远也走不起来。

丁元英好比“父母”,叶晓明等人就是学走路的“孩子”,从王庙村的考察到北京成立格律诗公司,丁元英这个“父母”是一路搀扶。可他深深的知道,要想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起来,他不能一路“保驾护航”。路得让他们自己去走,即使磕磕碰碰那也是常事,谁不是这样长大的呢?

如学生考试,如果每次老师都告诉答案,那还上什么课呢?只有自己学到的知识别人才拿不走,而靠老师告诉答案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终究毫无建树。

肖亚文接管格律诗时,准备预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再将王庙村的冯世杰吸收进来。丁元英问道:吸收冯世杰,你是出于不得已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是不得已”。随后,丁元英满意的说就是你了。

之所以会这样问,是想知道肖亚文吸收冯世杰的用意。如果肖亚文说给他一个机会,或许不会令丁元英满意,因为机会丁元英已经给过了。肖亚文回答说不得已,说明她已经看出了格律诗与王庙村,以及与乐圣的之间本质关系,也就是说她已经悟出了丁元英格律诗的真正用意。

肖亚文是自己学会的走路,别人再推上一把便能乘风远航,而叶晓明他们是在别人的搀扶下,走的胆颤心惊摇摆不,一旦脱离搀扶便“瘫”下了。

所以,丁元英没有事先告诉叶晓明等人,是想他们自己爬上来,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去走路,让他们知道老师不可能,永远告诉你试题的答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后者才会让你真正站起来,如果丁元英事先告诉叶晓明他们结果,那靠着搀扶走路的格律诗还有未来吗?

学到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相反,不是自己学到的,即使告诉你,你还是个不会。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百科等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