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护国名山与独钓中原,合川钓鱼城的两座牌坊意味深远

时间:2022-06-08 11:46:57 热闻 我要投稿

牌坊,现代社会中可能已经并不常见。此前,在重庆碧津公园内邂逅的龙溪节孝牌坊,想必大家应该还多少有些印象。而除了这一种用于赞扬个人品德行为的牌坊,通常情况下,牌坊的歌颂对象会是更大范围的群体。

同样是在合川钓鱼城,也有着两座牌坊(也许还不止),专为颂扬钓鱼城在护国抗敌上的卓越贡献。

在进入钓鱼城的山路之上,就有一座护国名山石牌坊。之所以将钓鱼城称为护国名山,自然有其道理。钓鱼城所处之地,就是钓鱼山,而因为钓鱼城在抗击蒙古军队的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护国”就成为了这里最显著的标签。

关于钓鱼山的来历,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在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卷六十四《合州》当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很久以前,三江(涪江、嘉陵江、渠江)洪水泛滥,很多灾民无处容身,只好来到这座山上避难。忍过了一时,但是时间长了,没有食物,灾民们也是饥饿难耐,更是没有办法生产自救。

就在大家都陷入困境之时,天上突然降下一位巨人天神,他站在山巅的巨石之上,手握长杆,从面前的江水之中钓起来很多的鱼,让这些灾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帮助他们解决了面临的危难。从此之后,这位巨人钓鱼的地方就被大家称作钓鱼台,而这座山也就得名钓鱼山。再到后来,在钓鱼山上修筑的这座城也就被称为钓鱼城了。

这座护国名山石牌坊,是在清代道光年间,护国寺的住持山元和尚集资修建的,而“护国名山”四个大字也是他亲笔所写。山元住持,名胜从,号山元,他的佛法和书法都为人称道,在他担任护国寺住持的时间里,除了传授佛法,还对钓鱼城内各种文物古迹悉心保护,也是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牌坊宽有7米,高8米,采用四柱三门三楼的构成,依然是最为传统的仿木结构,包括了梁、枋、斗拱等。这座石牌坊,相对简单,几乎没有什么精细的花纹雕刻,估计也是因为当时的资金有限,所以并未考虑过多的外部装饰。而它作为钓鱼山的门面,让大家一入山门就能对这座护国名山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

另外一座牌坊,就需要登上钓鱼山之巅,才能够得见。它也和护国寺有关,不过并非护国寺住持所建。这座独钓中原石牌坊,正好位于护国寺石阶前,与它身后的石阶、石狮子等默契配合,构成了护国寺古建筑群的序幕。“独钓中原”这四个字,很好地将钓鱼城的历史重任表现了出来。

在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抵抗之下,蒙哥大汗被成功击毙,蒙元大军被有效牵制,真可谓“钓”住了南宋王朝最后的一角江山。这四个大字,是明代进士李作舟所写。李作舟本就是合州人,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成为进士,先后担任过山东、陕西布政使。在他山东的任期满了之后,转任陕西的途中,返乡省亲之时,在这里留下了“独钓中原”四个字。

独钓中原石牌坊,宽度有8米,高9米,气势恢宏,同时,在细节方面也更有看点。同样采用了四柱三门三楼的构造,不同于护国名山牌坊的朴素简洁,独钓中原有着许多丰富的雕刻,包括各种吉祥瑞兽以及花鸟纹饰。

虽然并非特别华丽,但是这座牌坊的本意就是为了颂扬钓鱼城,又何必需要如此多的外在形式。和后续朝代的那些牌坊相比,钓鱼城这里的牌坊显然更注重其本身的意义。

关于钓鱼城,还有更多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被称为“上帝折鞭处”的它,究竟是如何让“上帝”折鞭,我们将会继续为你讲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