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九旬抗战老兵”术后欠费被停药错在谁?

时间:2022-04-22 14:31:57 热博 我要投稿

93岁的抗战老兵田淑峰因患肠梗阻住进济南市立三院进行治疗。经过手术,老人切除了已经坏掉的6厘米肠子。遗憾的是,因经济条件有限,在缴纳了8000元医疗费用后,老人无力继续缴纳住院费用,截至前日已欠费10600元。为此,老人入住的医院给老人采取了停药措施,老人只能枯躺在病床上,无法进一步得到康复治疗。(9月10日《山东商报》)

9月3日才过去一周的时间我们的脸变得也太快了,我们不难查到9月3日那一天,全国各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人们缅怀那些为把日寇赶出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那天,笔者就特别关心和期待是否对抗日老兵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出台新政切实的解决那些还健在的抗日老兵待遇问题以及就医看病难的实际问题,结果令人失望。笔者居然没查到有一个地区和相关部门将此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笔者时常在想我们既要缅怀那些死去的烈士,更应该实实在在关心好那些还活着的抗日老兵,他们不仅是那段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中华魂。可是现实是我们的这些老兵都已到迟暮之年,生活清贫,近年来由于各方照顾不周,他们几乎被遗忘在昏暗的角落。

九旬抗战老兵因医药费而被停治,令人揪心;也让人伤心,医院虽然已经做出不少优惠减免,但是对医院手术后以欠费为由而停止治疗仍然该对其谴责。人们的愤怒是有道理的,最起码他们怀揣对抗日老兵敬仰之心。医院的做法显然有悖常理,也有违民意。笔者看着老人的图片,从他那呆滞的眼神中我似乎读出了“无奈”与“凄凉”之感。关于抗战老兵欠费被停药所有的问题都扣在医院头上也有失公允,因为他们已经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老人采取了必要的医治。并在前期为老人做过费用减免,作为医疗机构毕竟不是慈善单位,所以当我们的道德神经被狠狠刺痛的时候。更应该探究造成这一问题的社会大背景。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让这些迟暮老人伤心不已。

第一。政府作为缓慢滞后.

关于抗日老兵待遇问题,已经絮叨了不少年,目前多数地区还是400多一个月,每年发一次优待金2000-3000,每年还有一次性生活补助,这个是国家统一的是, 虽然医疗方面也有保障,但是这个政策各地区别就很大,虽有补贴了但也没实现与物价上涨同步. 如果是在职已退休,离休的,没有定期补助,有些地方会发一些慰问金,不过开始的地方不多.去年82岁流浪老人依靠拾荒来喂养流浪动物的事情很值得深思,老人每天只有几元钱收入,连自己的温饱都得不到足够的保证,又有谁去关心,老人自己连家都没有呢。

第二,社会乏力不重视.

从目前实际状况看对于抗日老兵的关注度几乎为零,现实中我们已经把他们遗忘就在9月3日这一天,也不会有多少人想起他们,这是一个曾经用血肉构筑起的群体,现如今他们已经变得十分的脆弱和无助,社会上不乏众多爱心人士,但是着重点也基本放在失学儿童和保护妇女方面,毕竟这个群体相对小了些,善举不容易被人们所关注。而零星抗日老兵们他们通常是孤影单行,有时他们也有意的避开都市的繁华,打算默默地了却残生。

第三,舆论媒体关注度不够.

的确抓热点,比关注抗日老兵更有新闻价值,更能博民众眼球,我们常说对于抗战老兵这类特殊人群,要给他们温暖和体贴,而不能让他们流血再流泪,事实上他们已经干枯的无泪可流,

当我们再回到事件本身,九旬抗战老兵因医药费而被停治,似乎觉得医院有错,但是该追究的,倒是地方政府,对医院而言公众有权利持疑,医院却无需回避。对地方政府和相关机关而言更应该对此担责。我还记得去年82岁流浪老人抗日老兵说过的一句话:“人得有五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最主要的是人心。”这是老人告诉记者他为什么要用仅有一点钱来照顾小动物,那么我们今天对待曾经浴血奋战的抗日老兵还心存敬意的时候是否也有“五心”?文/随意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d61f9a0102ec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