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七)这个方调理身体也很好用

时间:2022-04-19 16:43:01 热博 我要投稿

虚人调理桂枝汤

大家好,又是一周不见,今天写咳嗽第7篇。

好久没怼人了,最近又看到一个肺癌被野医耽误的,有点火气控制不住。

我想了下,接下来的几篇,我要写经方。

前面几篇写的,大多是“时方”,经方上次我提过,是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后来被分成了两个,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

这本书,被尊为祖国医学的“方书之祖”。历代医家多对其推崇。里面的方被尊为“经方”。大家可以理解成…非常经典的方。

如今的祖国医学界,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但是愿意好好学经方的,大体都不会特别坑。

因为经方用药精当,不至于忽悠你把药当饭吃。

我再强调1次,药是不能当饭吃的,找我长期调理的患者,我都是用药量轻,调和好方剂配伍,或者制成丸剂的中药(以前说过,丸者缓也)。急性病期间要吃几天那是没办法,完了我都会建议调理善后一下。天天吃一大堆药,我是坚决反对。药是药,是治病的,天天吃一大堆,咋行。

有些患者找我看病的时候特别担心:彭医生啊,我吃这么久药会不会有问题啊?都说是药三分毒啊……巴拉巴拉

我真的很委屈…我用药如此审慎精当,你竟然怀疑我医术……

是药三分毒也不知道谁传开的,中药讲的毒是指药效,这个效就是毒,药是治病的,用的好就是药,用不好就是毒,全看你怎么用它。水喝多了还水中毒呢。

三百六十行,都有三六九等,医学也是一行,能遇到一个好老师,好医生是福气,要学会惜福。

我也不怼别人怎么用药了,一个医生应该追求的,是尽量用最合适的药达到最好的疗效,所以我才钻研理法方药。

经方就是这样的一套体系。

今天讲的第7个方,叫做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顾名思义哈,就是桂枝汤+厚朴+杏仁。先讲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东汉,《伤寒论》。

一共有5味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

这个方子的解析就多了去了,历代医家,各有所得。

我简单解一下这个方子:

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络。(把邪气往外散)

白芍:益阴敛营。(把营气收回来)

生姜:辅助桂枝。

大枣+生姜+甘草:调和,补中益气。

历代总结的这个药,一句话概括就是:虚弱的人,容易出汗的人,感冒了就合适用这个方。

甚至你没有感冒,你只要有容易出汗,容易有虚弱,这个方都可以作为基础方运用。不是像咱们现在有些医生看到你虚就只会喊你吃人参,喊你吃黄芪,喊你吃鹿茸阿胶巴拉巴拉……

我个人感觉这个是一个带补益效果的方子。有医家称其为:“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仲景群方之冠”。

你说你体内阴阳都调和了,还生啥病,对吧。

我现在看到的很多感冒的患者,在大城市里的,大多都是这一类人。

坐办公室,精神压力大休息少,运动少,饮食随意,吹空调,动不动就出汗,容易怕风怕冷……

这类人,都合适吃这个方子打底。调理身体,关键是…好用还不贵。

这类人感冒了之后,如果出现了咳喘,或者是以前有咳喘,又感冒,或者误用了些其他什么药(原书说的是下药,就是大黄类的寒凉药,其实现在很多输液也是寒凉,输完了咳嗽有时候老不好),导致出现了咳喘,这时候就可以加上:杏仁,厚朴。

这个在《伤寒论》里是条文18,和43条。

杏仁+厚朴: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把咳喘往上的气往下降。古人思路就是这么朴素。

剂量上,桂枝我一般用9~12g,芍药和桂枝等量用,比例必须1:1,用白芍不要用赤芍。甘草6~9,生姜三大片,大枣三枚,这两个可以看情况多用,没事,表寒重,恶心多的可以多用生姜,腻的慌的可以少用大枣。厚朴,杏仁,也用9~12。儿童减半。

服药方法上,吃了这个药,可以稍微盖一点点东西,喝点热稀饭啥的,帮助药力走出来。总的来讲,这是一个很适合虚人调理的方。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总之就是忌口要做好。

其他没啥禁忌了。简简单单几味药,我用这个方给孕妇调理妊娠呕吐,保住了孩子健健康康,给各种老年人小孩调理身体,从来没有见副作用,都是精力越来越好,少出汗少感冒。

是药三分毒?呵呵。药性那么多都被狗吃了?调和配伍都是假的?好厨子做菜还讲个火候食材调料搭配呢,中药这么多种,开药不看病人病情,不想着调高疗效降低副作用,你学啥中医?水深好混吗?

多钻研学问,学艺不精不要瞎找理由。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