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官方首次宣布,中国总人口将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8-12 21:56:10 热博 我要投稿

文:小余

人口负增长,在当今多次被提起。一旦发生人口负增长现象,意味着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总人口将会逐渐减少。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如今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期,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也较低,因此不少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问题。最终反映到经济上来,导致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就拿和我相邻的两个发达国家来说,其中根据日本总务省8月9日公布的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总人口约为1.23亿人,同比减少近62万人,要知道这已经是日本连续13年负增长了。

8月9日,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新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的下降正在加剧韩国人口减少的趋势。据悉,2018年,韩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总和生育率低于1.0的国家。到2021年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如今韩国年轻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排在全球倒数第二,仅高于日本。而且在今年,韩国预计将成为年轻人口占比最低的国家。

除此之外,还包括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负增长的困扰。尽管我国还未成为发达国家,但近年来,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人口问题”,出生人口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不少机构都预测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这一次官方带头官宣。8月1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当前的人口难题:国内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走低,“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负增长。要知道,这也是以国家卫健委为代表的官方,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人口负增长阶段的到来,足见生育形势之严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4.13亿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死亡人口为1014万人,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为0.34‰。净增人口48万人,这一数据也创下近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人口趋势预测概念显示,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差正负100万人,就可以称之为 “零增长”区间了。目前来看,我国人口已经步入了“零增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人口进入负增长不再遥远了。这也难怪连官方都公开确认。

事实上,专家最早的预测时间是在2030年之后,后来又提前到了2027年,如今连官方都直言在“十四五时期”,即2025年之前。考虑到目前的生育态势,人口负增长快则今年,慢则明年或后年就要到来。随着人口逼近负增长,我国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之位恐怕也将不保。

据联合国7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印度明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加到16.68亿,而中国将减少到13.17亿。随着90后、00后进入结婚生育年龄,已经不是生育意愿低的问题,而是不结婚的问题。如今很多90后和00后连婚都不结,何谈生育?

人口负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影响的是房地产。 在房地产市场,有这样一句话: 房价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数据显示,我国80后人口为2.23亿人,90后人口1.67亿人,而00后和10后人口分别为1.58亿、1.68亿。

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年轻劳动力会越来越少,而买房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到来,加之楼市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没有足够多的“接盘侠”。靠买房发财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是加重养老负担。 截止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9%,据了解,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

与此同时,我们要知道我国养老金采取的是“现收现支”模式。也就说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已经用于给老年人养老。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我国养老金未来将会面临8-10万亿的缺口。而这个“未来”并不会远,也就是在5-10年期间。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仅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但基金紧平衡的状态已经十分明显。拿2021年的数据来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约4.4万亿元,基金支出就约4.1万亿元。随着人口进入负增长,老年人口占比过高,缴纳的养老金金额也将收支不平衡,从而出现缺口。

除此之外,过去以人口红利为增长点的行业都将受到影响,比如制造业、电商等行业。尤其是母婴行业受到冲击不可小觑。这给我们拉响了警报。如何刺激年轻人婚育,也成为了当下的难题。虽然我国也在积极通过补贴、延长假期、增设育儿假、减免医疗费用等方式“催生”,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想要真正提升这一代人的生育意愿,恐怕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