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爱,死亡与机器人》系列剧集缘何受追捧?

时间:2022-06-09 07:01:51 热博 我要投稿

在经历了口碑炸裂的第一季,乏善可陈的第二季之后,《爱,死亡与机器人 第三季》终于与观众们见面了。时隔一年之后推出的这部系列续作在口碑上整体碾压第二季,但是相比第一季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对于许多影评人所说的“好评如潮”,仍然是有待检验的。

为什么说第三季与第二季仍然存在差距呢?在正式开始介绍眼前这部《爱,死亡与机器人 第三季》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爱,死亡与机器人 第一季》。这部剧集当初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之多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选材和制作方式上的独具匠心。当然,光是这一点还不足以使其成为爆款,这部作品的成功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创作上的革新。剧集的制片人大卫·芬奇与蒂姆·米勒对故事题材和画面风格的品味大相径庭,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人在这部剧集上的合作。他们尊重彼此的看法和喜好,从众多类型的影视作品、短篇小说甚至是图画书中汲取创作灵感。

在购买了故事版权或者对故事剧情有了初步构想之后,两人会先对剧本进行大致的梳理,以此确定将这一故事改编成短片大致需要多大的制作规模以及这一故事更适合以何种风格进行影视改编。

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会联系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动画工作室,由他们自己去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然后将其进一步完善细化,并最终创作成为短片。

很多小型动画工作室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但由于有限的人数以及大型工作室的打压,这些工作室在制作长篇动画作品上有心无力。

大卫·芬奇的短片项目为这些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平台,而这些工作室的努力也让多样化的短片集项目最终成为现实。采取这种任务分派的创作模式不仅有助于这些小型工作室的发展,践行艺术多样性的理念,同时还有诸多好处。

比如由于每个工作室只负责一个短片项目,所以他们能够在保持项目推进度的同时,保持好短片的质量。同时,由于制片人给予工作室较大程度上的创作自由,所以不同工作室能够在讲述同一主题的同时,保持各自独特的创意理念与制作风格。

创作《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短片故事集的想法,早在十多年前大卫·芬奇与蒂姆·米勒第一次碰面时就已经产生——彼时的米勒还未成为《死侍》导演,而大卫·芬奇仍在推动《纸牌屋》项目。

在之后的十余年间,芬奇与米勒遭到了诸多电影公司和传统制片厂无数次的拒绝,直到网飞向两位电影人伸出了橄榄枝。而《爱,死亡和机器人》也因祸得福得以在流媒体平台上以更为完整、更为丰富的面貌呈现在无数观众面前。

如今的许多影视作品在拍摄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而是诸如如何将这部剧集的故事内容平均且充分的填充到无数个“48分钟”之中、如何在这部电影中为续集作品的剧情展开留下空间等等这类问题。正是这样的想法埋葬了影视作品多样性和艺术性发展的可能,将其完全变成了为商业利益服务的道具。

大卫·芬奇在担任《纸牌屋》剧集导演、编剧以及制片人的过程中,就尝试着将改变传统叙事套路的革新付诸实践,他将每一集《纸牌屋》的故事作为单独的“章节”,即是希望观众能够在观看完这一集故事的时候,能够将其暂时放下,细细回味剧情内容本身。

而不是通过在每一集故事结尾设置悬念或者即将推向高潮时的戛然而止,使观众在观看剧集的过程中陷入吸毒般欲罢不能的状态,从而忽略了对剧情内容所想要表达的现实隐喻或主题思想的思考。

由于不在传统平台上播出,《爱·死亡与机器人》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首先创作者们不需要考虑如何使每集的固定时长,不需要考虑广告插入对剧情推进度的影响,也不需要为了续集作品的创作绞尽脑汁地留下给故事留下可以继续发展的空间。他们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讲好这个故事本身需要多长时间?

其次由于没有传统平台在画面尺度和剧情内容上的限制,作品几乎可以运用到包含血腥暴力、情欲描摹等在内的所有元素。这既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和多样性特征,同时也吸引了不少追求视觉效果的观众。

当然,如果仅仅只靠着大尺度场面吸引眼球,显然是无法留住观众的。

毕竟,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背景之下,人们什么没看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一部作品要想在吸引观众的同时留住口碑,还是要在故事内容上苦下功夫。大卫·芬奇分派任务的创作模式最终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成功。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风格以及力图在故事剧情之外展开的人性思考和哲学探讨让这部剧集不仅在画面尺度上有深度,在内容探讨上同样有深度。

可以说,内容上的深度探讨是这部剧集成功的第二个因素。

而说到《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一季》的故事深度就不得不提其中那几部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极具后现代启示录意味的《三个机器人》、因果循环情节下人性思考的《证人》将中国民间故事、传统美学与赛博朋克相融合的《狩猎愉快》等等,十八部作品中几乎达到了佳作率百分之七十以上。当然,还有个人看来最为经典的《齐玛蓝》,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思最持久之物是道路”。

《齐玛蓝》在简单返璞归真的情节下完美地阐述了“存在主义”对存在与发展的哲学探讨,人为何而生?生的意义又是什么?真理的答案是什么?而机器人成为人最终又回归机器人的情节设计亦有着对生命意义追求的探讨。

《齐玛蓝》这一短片同时也是《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个成功因素的代表,即将大众审美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艺术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玄学,而应该是源于生活同时又反馈于生活的精神思考,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样也能讲出内容上的深度。《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的口碑失利也使得对这一成功因素的探讨更具意义。

相信不少影迷也会和我一样对《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不由发出疑问——真的那么烂吗?总的说来,这一季在作品数量与内容多样性都是远不及第一季的,而且在佳作占比上也大打折扣。但是依旧有那么几部作品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灭杀小组》,一些影评人给这一集打低分的主要原因是故事俗套,主题陈旧,物化女性等等。但是,我却觉得这一集的故事剧情依旧有新意,所呈现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作品设置的故事背景是在不远的将来,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发生剧变,丛林开始包裹原来的现代都市。而人类在发明了长生不老药之后,为了控制人口开始将生育视为违法行为。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专门负责灭杀工作的警察,但他在人性与母爱的感召之下,最终实现了自我转变。如果说对人性和母爱的歌颂也要被贴上物化女性的标签,那么又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衡量一部作品的好与坏?最后,在致敬情怀上,这一作品对《银翼杀手》在主题元素和故事风格上的还原亦是值得点赞的。

而《溺亡的巨人》更是让人对第二季的低分打抱不平,这一短片作品不仅延续了以往诸多文学作品中对巨人形象的描摹,同时亦将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对文明发展的回望,对人性劣性的表现等等融注其中。作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向,但正是这种开放性的情节设置让观众得以展开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平心而论,《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依旧是一部正常水准的短片集。它之所以遭遇低分与其说是其自身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前作给了观众太高的期望,也给了创作者太多的压力。同理,《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三季》的口碑回升是否真的就能证明这部作品的好坏依旧是存在疑问的。

如果以第一季作为标杆,眼前的第三季显然只是回归水准,甚至可以说与第二季相差无几。除去那几部不太能让人共情的作品,第三季真正能让人打出高分的也仅仅只有第六集与第九集《吉巴罗》,至于许多人称赞的第二集《糟糕之旅》、第三集《机器的脉动》,以及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第七集《梅森的老鼠》只能说较好。

首先,《糟糕之旅》严格意义上来说与《爱死机》的科幻风明显不太搭,更像是套着外星背景的《加勒比海盗》与《异形》结合体。

而故事情节对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以及人物复杂心理活动描摹又让这一故事带有几分血腥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意味。在一个短片里融入这么多元素和隐喻,如果处理不好,很难让观众感受到明确且深入的主题思考,甚至会有东拉西扯、胡乱拼凑的恶劣观感。很显然,这部短片恰恰犯了这样的毛病。

其次是《机器的脉动》,加强版《火星救援》与意识流表现风格的融合确实能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作品在剧情设计上依旧没能有所突破,这是这部短片的遗憾之处。

最后是个人较为喜欢的《梅森的老鼠》,堪称一个谷仓里的《战争与和平》。故事以小见大,透过老鼠不畏强权的反抗、梅森最终的选择以及如终结者一般的机器人末世景象,我们可以由此思考,科技在文明发展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共处,不同民族间选择采取战争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获益的又是谁?

这一季的其他作品,如第一集《三个机器人》、第四集的短片版僵尸世界大战、第五集美国大兵打变种熊以及空有视觉效果的第八集《葬于拱形大厅内》真的只能说在及格线附近徘徊。因而,总体来看,《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三季》无论是剧情创意还是内容丰富程度相比第一季而言,显然都像是赶工拍出来的应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