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如何评论于和伟的演技?

时间:2022-04-16 05:38:23 热文 我要投稿

这些年里,于和伟在“三国”这个宏大题材里进进出出,先后演活过很多人物。

在1999年版电视剧《曹操》中,饰演荀彧。

当年,他的对面是曹操,有没有想过多年后,角色来了个对调?

还在《卧龙小诸葛》中演过鲁肃。

都是温文尔雅、手无缚鸡之力的君子。

于和伟的野心,也许在那个时候就萌发了。

之后在现代剧中饰演的一连串反面角色,也给了于和伟“将反派演得有人味”的机会。

《历史的天空》中,他演的“反一号”万古碑,是个颇有心机的干部,献媚上司,迫害群众,挑唆同志关系,做尽了坏事。

《搭错车》里,他演的苏生自私自利,把亲生女儿当做摇钱树,成了“过街喊打”的父亲。

《纸醉金迷》里,他演的范宝华是个长袖善舞的投机商人,因为好赌,大量资金被套牢,而且“寡人有疾”,周旋于多名女子间。

《男人底线》里,他是内心扭曲的赵通达;《岁月》里,他是阿谀奉承的“马屁精”吴过。

于和伟演坏人,不是坏在脸上,还是坏在骨子里,能藏得住,阴阴的,却让观众看得很带感。

但是,要说到于和伟最擅长最带炸裂演技的,还是历史剧,尤其是“三国剧”。

自从《三国演义》成书流传,数百年来,“三国”已经形成一种独特文化,有着自己的超级气场。

一个演员,在这个气场里呆久了,演不同的角色,就是在吸气、养气,演着演着,就会慢慢形成“三国”人格。

有了之前的荀彧、鲁肃等“小角色”垫底,正反派的历练,到《新三国》演刘备时,于和伟成功实现“人格分裂”,演技爆发。

话说回来,这也归功于《新三国》改编的好,和《老三国》(1994版《三国演义》)相比,剧中人物复杂多面,更像“人”,而不是贴上标签的“样板人物。”

比如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哭出来的江山”、“伪君子”、“中庸没个性”的代名词,靠摔孩子来赢取兄弟的忠心,实在不像个大丈夫。

于和伟来演刘备,就刷刷刷撕标签。

一个有着“高祖遗风”的魅力型男人,一个胸怀天下、有情有义、百折不挠的枭雄,出现了。

连哭关羽那场戏,都哭出了皇家派头。

这才是真正能配得上和曹操孙权争天下的伟男子。

关于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于和伟也说了他自己的理解:不是一般的哭,而是有策略的哭。

他演的刘备,是一个想法成熟的人。虽然在人们心中看似中庸无能,但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心思绝不简单。

当年演刘备时,于和伟也研究过曹操:“曹操是真性情,刘备反而有些喜怒不形于色。”

到了《军师联盟》,他寻找自己性格上与人物的相似点:“把功课做好,在细节塑造时提醒一下自己,区别自然出来了,比如刘备是汉室正统,不会斜眼看人,但曹操可以。”

此时,于和伟的“人格分裂”已经炉火纯青,演技达到巅峰。

对于如何去演“三国”里的英雄,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不但吃透了自己的角色,他还吃透了每一个对手的戏份。

杯酒祭英灵时,看得人热血沸腾。

和司马懿搭戏,是老谋深算的阴鸷。

和曹丕搭戏,是隐忍不露的慈爱。

和荀彧搭戏,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抱恨。

在世人面前,他有着“无人懂我”的傲骨。

在于和伟的理解中,曹操还有一种“执”。

被全天下人骂作奸雄;为了权力,骨肉在眼皮底下相煎相残;跟了二十年的荀彧弃他而去……曹操唯有仰天长叹:天下皆错看我曹孟德。

这就是曹操的执念:哪怕整个天下和我为敌,我也不觉得自己是坏人。

这也是我们心中的执念: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身上的恶。

到最后,他还要演出曹操的“可怜”——他能掌控自己的大半生,决定多数人的命运浮沉,左右汉末乱世数十年局面,但是,仅此而已。

从“人”自我膨胀到“神”,最终还是要落到地面,回归为肉身凡胎。

这才是所有耀眼光环背后,真实的生命内核。

于和伟自己也说,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就是曹操最后的那场戏,一条拍过,中间没有NG,可以说,那场戏总结了曹操的一生。

拍完后,于和伟流了好久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