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唐山打人事件,某些人又在乱带节奏……

时间:2022-06-28 17:59:43 热文 我要投稿

6月10日凌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引爆全网,成为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点。

相关的信息、证据在网上充分曝光,各大媒体公开报道,当地政府也给与了正面回应,高层及时介入。显然,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效应,确实发挥了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

但是,随着热度持续上升,不仅争议的方向明显跑偏了,尖锐对立的争议各方更是竞相拉平台方“下水”。有拖着平台方出面当裁判的,有指责平台方“操弄舆论”的,搞得一地鸡毛。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在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今天,还有很多人依然没有理解社交媒体平台在舆论热点事件中合理的角色定位。

社交媒体平台不是报馆,是茶馆

社交媒体平台,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媒体功能是网络社交的衍生功能。也就是说,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类似于茶馆,而不是报馆。

茶馆就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社交场所,入座喝茶的客人聊什么、和谁聊,都是自选动作。只不过随着人流的聚集,茶馆就成了信息汇聚的所在,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定的媒体属性。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里描写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茶馆老板提供的服务,就是提供一个喝茶聊天的社交空间,而不是观点的输出。所以,消息再灵通的茶馆也不是报馆。

茶馆老板的责任就是维持店里的经营秩序,客人吵架,老板出来打圆场。吵闹到影响别的茶客了,老板最多就是把不懂事的茶客请出去。至于客人争论话题的是非曲直,老板也当不了裁判,也不该由他当裁判。至于打架动手、作奸犯科,那也得报警处理,茶馆老板既不是警察,也代替不了法官。

社交媒体平台,就是这样的茶馆属性。用户关心什么话题、持有什么样的观点,那是用户的事。社交媒体平台不应干预,也无力干预。动辄上亿的用户、千千万万个话题,怎么干预得过来?要求平台经营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有一大块意识形态之类的人事,把北大清华都搬来都不行,何况一群搞IT的?

比如,这次争论跑偏、搞得乌烟瘴气的“女权之争”,让平台经营者判断何种言论为“极端女权”,明显超纲了。专门搞妇女工作的妇联都没拿出个标准来,平台凭什么去判断到底是正常女权,还是极端女权呢?概念张口就能说,标准和甄别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至于担心平台“操纵舆论”,就更得让平台在热点事件的争议中保持中立。拉平台经营者下场当裁判,无疑会放大平台的干预权。真让平台获得了上下其手的权力,才是危险的。保持平台中立、干预克制,才是互联网舆论环境健康的保障。

其实,大可不必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口舌之争过度焦虑。讲到底,平台上的喧嚣只是社会现实的呈现。平台汇聚了信息,而不是主导了现实。有没有平台的信息呈现,现实生活都是那样。

唐山烧烤店发生打人事件,是社会现实。围绕这一事件的各种视角、观点,也一样是社会现实。打人的流氓不是社交媒体平台制造的,“极端女权”也不是社交媒体平台出现后才诞生的。平台只是打开了一片互联网空间,是网友的互动把社会现实呈现出来的。

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体属性,是每一个用户手中话筒,而不是平台本身。朋友圈的内容不是微信官方的观点输出,而是用户自己交朋友交出来的。所有的社交媒体平台都是如此,网友们看谁的内容、和谁互动,决定了平台的媒体含金量。

所以说,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乌烟瘴气,本质上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理性缺失所致。很多人在现实生活里完全具备社交理性,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乱了方寸。不会社交,也就降低了平台的信息质量。当我们责怪平台风气时,却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了自身。

社交理性缺失,给了边缘极端人群舞台

在现实生活中,话不投机半句多,既是最基本的社交理性,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可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喋喋不休争论半天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连光缆对面是个抠脚大汉,还是妙龄少女都不知道,就你来我往地吵了半天。这不是观点之争,而是意气之争。

意气之争泛滥,让本来正常的舆论环境变得不正常了。这就是社交媒体平台兴起后,很多边缘化的极端思想逆袭主流的原因。

这次唐山事件中,滥用性别标签、煽动性别对立的极端女权就是其中之一。什么话题都能往性别对立“带节奏”,是不值一辩的病态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要是遇到拿着话筒在街头高喊“唐山的地痞流氓打女孩,全中国男性都有罪”,哪有人会去搭理他?最多报以同情的目光,好心劝一句“有病看病,别耽误了”,就走开了。

社交活动也是趋利避害的,谁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呢?这就是理性。

现实生活中理性的社交边界,给极端主义者打造了“玻璃墙”。理性的社交边界不是警察叔叔管出来的,而是每个正常人自带的理性Buff。

如果正常人群能够在社交媒体活动中也保持这样理性的社交边界,那些脑回路异常的边缘人也闹不出多大动静。无非是躲在虚拟空间的犄角旮旯里抱团自娱自乐罢了。

可是,很多人上了社交媒体平台后,脱离了日常经验,变得不会社交了。反而给了这些边缘人群的极端思维表演的空间。和他们争辩、解释、讲理,都是给了他们表演的舞台。最终被他们激怒,做出过激的反应,反而满足了他们受迫害妄想狂。对公共事件的舆论观察、舆论监督,就这么被带进了他们的节奏。

这次唐山打人事件正是如此,这样性质恶劣的社会事件,应该关注的是事件处理的司法公正、治安管理的缺陷、是否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等等。却因为极端女权的搅局带向了性别对立,岂不荒唐?既然荒唐,又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同样报以同情的眼光,“有病看病,别耽误了”,然后走开,才是理性的选择。

其实,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早就给出了技术解决的方案,比现实生活还方便。该拉黑就拉黑,绝不多一句废话,多看他们一眼都是你输了。放着这么方便的工具不用,非要和他们讲理,殊不知能讲理的还能叫“极端”吗?本该心理医生照顾的群体,正常人较什么劲?这不是理性的社交选择,而是自讨苦吃的非理性。

结果耽误了正事、坏了心情,还奉上几十条、上百条的互动,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舆论就是这么被带歪了节奏的。这该责备平台,还是反思自己失去了社交理性?给你技术工具你不用,还是得怪自己吧。

到头来要平台下场当裁判,却忘记了抵制极端思想的权力本来就在自己的手上。别和那些边缘极端者社交,他们就成不了媒体。现实生活中很简单的事实,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变复杂了。

说到底,还是互联网工具太年轻,我们的网民群体太年轻了。一上社交媒体,就成了“爷青回”的热血上头,卸下了理性的武装。

解决的方案很简单,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嫌他烦就礼貌地转过头去,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社交媒体工具给了每个人选择社交对象的权力,那就用好手中的权力,管好自家的VIP包房。

好工具还得好好用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很多的便捷,社交媒体平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开拓视野、广交朋友,所有人都从这一新技术中受益匪浅。

但是,和所有的好工具一样,不好好用就成了自寻烦恼。下个APP,不找正常人聊天,非要和神经病较劲,能怨谁呢?趋利避害的社交理性不需要平台方来教,按照现实生活的日常经验操作就行了。要把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维度带到社交媒体活动中去,而不是把社交媒体上的沉渣烂泥投射到现实生活中。

诚然,言论自由应该有边界。这个边界的首道防线就是舆论场参与者的个体理性,而底线则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平台方既不是网友导师,无法代替个体理性的判断;更不是言论审查的立法者、执法者,不要鼓励平台方越界行权。

平台方应有的角色,就是茶馆里的店小二,提供端茶送水的技术服务,让网络社交变得更为便捷。让每个用户都有一样的技术工具箱,能够不受打扰地愉快社交,这是平台方能够做到的。

今天中国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种种纷乱,问题不是出在平台的技术服务,而是出在了社交动作变形。低质量的社交导致了信息质量下降——正常人和神经病吵得不可开交,这信息质量能有多高?

需要改变的是广大网友的心态。社交场合不是战场,也不是竞技场。讨论问题是疑义相与析,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隔着光缆,谁也灭不了谁。就算平台掌舵者亲自下场,其实也奈何不了谁,也不该让他奈何得了谁。

总之,我们的网络舆论场确实需要进化,却不能靠硬拉平台下场当裁判的方式实现。我们要想开一点,现实空间中都免不了犄角旮旯里堆着灰尘,网络空间怎么可能做到一尘不染?地上有屎不奇怪,非要去踩屎,就不理性了。

人人坚持远离屎堆的正常理性,网络舆论环境就会干净得多。至于检验屎堆的方法,那很简单,社交愉快的心情就是最好的检验方式。拉黑是社交媒体用户的权利,用好自己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好心情,就是那么简单。

PS:本文已获〔关胖侃财〕转载授权。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