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中医┃治疗腰痛常用经方

时间:2022-04-20 18:57:28 热传 我要投稿

“ 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康复理疗科等临床科室中有大量的腰痛病人,腰痛既是一个独立证候,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腰痛在基层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重要病种,根据不同原发疾病、人群体质倾向和腰痛发作特点,可选择以下经方治疗。 葛根汤 推荐处方生葛根30~60 g,生麻黄10 g,桂枝10 g,生白芍或赤芍10 g,生甘草5 g,生姜15 g或干姜5 g,红枣20 g。水煎餐后温服。 方证提要体格壮实,易疲劳困倦、易受凉感冒,皮肤干燥、咽部不红的腰痛患者。 常用加减素有大便干结者,宜加大黄5~10 g或制大黄10~15 g。 五积散 推荐处方 生麻黄10 g,肉桂10 g,白芍10 g,制半夏10 g,陈皮15 g,枳壳15 g,苍术40 g,白芷10 g,川芎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茯苓10 g,桔梗15 g,厚朴10 g,干姜10 g,生姜15 g。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方证提要 腰痛伴见恶寒无汗、头晕疲乏、身困疼重、腹胀恶心、大便失调,舌苔白腻者。 越婢加术附汤 推荐处方 生麻黄10~15 g,生石膏30~50 g,炙甘草5 g,生姜10 g,大枣15 g,炒白术10 g,制附片10 g。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 方证提要 腰痛伴腿脚疼痛或膝关节肿痛,口渴汗出,脉浮而二便无异常者。 常用加减 兼见下肢水肿、脉沉,加茯苓、防己。 桂枝芍药知母汤 推荐处方 桂枝20 g,白芍15 g,生甘草10 g,麻黄10 g,生姜20 g,白术15 g,知母15 g,防风15 g,制附片20 g。制附片先煎30~40分钟,水煎分2次温服。 方证提要 腰痛见其人身体偏弱怕冷,伴见头晕乏力、关节肿痛或腿脚疼痛者。 注意事项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柴胡桂枝汤 推荐处方 柴胡15 g,黄芩10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炙甘草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0 g,大枣15 g。水煎温服。 方证提要 腰背疼痛伴见到表证与肠胃症状者,如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或往来寒热,恶风自汗,身体或关节疼痛,胸胁满闷,心下不适,恶心或嗳气或有纳食无味、腹中气串等诸多不适,且其人常愁眉苦脸。 常用加减 表证明显者可加羌活、独活;方中白芍可根据大便情形,便干用生白芍,不干用炒白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推荐处方 柴胡15 g,黄芩10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茯苓15 g,肉桂10 g,龙骨10 g,牡蛎10 g,制大黄10 g,生姜15 g或干姜6 g,红枣20 g。 方证提要 抑郁疲倦貌伴见胸满烦惊、抑郁失眠、疲乏怕冷、脉弦有力的腰部酸痛患者。 常用加减 焦虑腹胀,舌红咽红者,合用栀子厚朴汤。 大柴胡汤合方桃核承气汤 推荐处方 柴胡15~30 g,黄芩10 g,姜半夏15 g,炒枳壳20 g或枳实20 g,生白芍或赤芍15 g,桂枝12 g,生甘草5 g,桃仁12 g,芒硝或玄明粉10 g(冲)、生大黄或制大黄10 g,生姜15 g或干姜5~10 g,红枣20 g。水煎温服。 方证提要 腰痛其人体格壮实、颜面与唇舌暗红,伴见烦躁不安、失眠头痛,便秘,心下及胸胁部按压不适,下腹部或少腹按压不适,脉弦有力。 大将逐瘀汤 推荐处方 生大黄30 g,生槟榔15 g,肉桂10 g,生姜20 g,水煎日服两次。 方证提要 急性期的腰部扭伤,体质不虚弱者。 注意事项体格瘦弱或体质虚弱者慎用本方。方中剂量可灵活调整,以大便畅下为度。药后大便量及次数增加腰痛即可减轻。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汤 推荐处方 肉桂12 g,茯苓12 g,丹皮12 g,桃仁12 g,赤芍12 g,制大黄10 g,怀牛膝30 g。水煎温服。 方证提要 腰痛伴头昏便干、膝下发凉,见脸颊唇舌暗红或紫、下肢皮肤干燥、少腹部充实按压有抵抗或压痛者。 当归芍药散

推荐处方 当归10 g,白芍30~50 g,川芎20 g,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20 g。 方证提要 青中年或中老年妇女的慢性腰痛,伴见腹中隐痛、疲乏头昏或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或浮肿腹泻或月经失调者。 常用加减 伴见疲劳、口干、大便失常或稀溏或干结者,合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体格胖壮、面黄困倦者,或月经延期,合葛根汤;精神不振或病程久远者,加肉桂、制附片。

作者:李小荣(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医院中医科)薛蓓云(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