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中国更需要华为的硬技术,还是茅台的软品牌?

时间:2022-08-17 17:11:03 热传 我要投稿

最近这几年一直在说中国梦,要实现伟大复兴和和平崛起,经济要增长,产业要升级,人民要有信仰。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经济学者都分析在未来5-1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我翻看了最近500年大国兴衰交替的历史,荷兰~英国~美国的崛起都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加上我们也遇到了台海的摩擦不断,美国芯片法案的落地。

这些都加大了我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走势的担忧,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乃至世界第一大国,是不是也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我们如何才能和平崛起?

带着这样的焦虑,我又重新扎入历史中寻找答案。

我看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近年来一直重仓中国,做空欧洲,从投资者角度思考,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我翻看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历时两年、耗资千万写成的一本书《原则》。

达利欧在书中说: 一个人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取决于他对事物变化背后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一个人理解这些因果关系的能力,来自他对以往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研究。

桥水基金通过分析研究荷兰~英国~美国等9个国家,用18个指标量化模型,分析大国兴衰交替,基于这个模型做出了做空欧洲,做多中国的投资决策。

我仔细研究后,通过对比大国交替的历程,发现有两个先行指标, 教育和科技创新。

在荷兰~英国~美国的兴衰交替中,都是出现了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先行。

这两点体现在全球发明数量比例、专利申请比重、公共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获得的诺贝尔奖占全体得主的比重等等。

最近一年的教育双改政策,就是从大规模培养复制型人才,到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创教育。

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出资资助基础科学和创新,这不就是冲着教育、创新与技术两个大国兴起的先行指标去的吗?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写了一份报告,《中国崛起需要的是华为比亚迪这样的硬技术,还是茅台这样的软品牌?》

上周茅台的文章,就是报告简化的上半部分,我从品牌、产品角度探讨企业在面对内外压力的时候,如何进行转型升级。

但从500年大国兴衰的交替历史来看,最终还是要靠硬技术说话,你总不能拿白酒和酒瓶子把人家赶走。

中美三大战役(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的本质,就是在位的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的崛起,这是长期性和严峻性,是需要靠硬技术的。

所以,教育双改和互联网反垄断,就是国家在这三次战役中逐步选择的策略方向。

作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我们都必须要把握国策和技术趋势的方向,才能适应我们在新阶段的发展。

比如说最近大力提倡的数字化,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互联网正在从一项创新技术成为所有行业必备的能力,甚至是底层支撑技术。

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商机,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像华为在数字化上所做的技术和创新,就是看准了大国兴衰交替的两大先行指标。

在受到美国打压后,我看到了华为一系列变革的趋势,就是以操作系统的鸿蒙为首,在底层的系统控制上进行“+华为”战略。

怎么理解“+华为”?我觉得从三家公司的案例去理解。

第一、美的+华为。

两年前,在鸿蒙系统刚推出的时候,美的就成为了首个加入鸿蒙系统的家电企业,在我参加2021年美的股东会的时候,董事长方洪波说,华为“鸿蒙”系统将进入美的全品类,有将近200个SKU会进入市场。

搭载了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用户,就不用下载APP,拿出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快速操控美的设备,这也帮助美的进入物联网,利用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二、汽车+华为。

汽车+华为最近一年我们感觉比较多,华为先后和三个传统车企合作推出了新能源车。

和北汽联手推出极狐汽车;和小康股份联手推出问界M5、M7;和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联手推出阿维塔汽车。

新能源车还少不了龙头比亚迪,车机系统融入了华为Hi Car系统,用华为手机、手表触碰汽车倒后镜就可以开锁,在车载系统上还可以使用手机APP,我体验过,效果非常好,未来也将推出百万级高端品牌。

第三、云南白药+华为。

在7月25日,我看到云南白药发布公告,与华为签订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全面合作协议》,合作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和数据库开发等等。

很多人觉得奇怪,搞通讯、手机的华为有什么实力“跨甲”帮助这家百年药企研发新药?

我仔细研究之后,发现有两点:

1、早在2021年9月,华为就对外发布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这个模型依托于华为EI Health平台,能在20多项药物研发任务中达到业界顶级水平,帮助医药公司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2、云南白药高管的华为系。

今年6月,云南白药发布公告,原华为中国区CFO马加,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

马加由云南白药CEO董明提名,我查了一下董明也是来自华为,从技术工程师一路坐到中国区副总裁,云南白药里的华为系,可能让公司在新产品上有了新的突破。

结合这一点,我们去深入思考互联网反垄断的底层逻辑,大国衰退的三个先兆之一是“垄断”。

数据权贵正在更替,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正在迎接新时代的互联网,裁撤在游戏、消费行业里的投入。

反而是基于强大的算法、算力、数据和资本,通过AI平台涉猎医药、汽车等行业,让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焕发新的活力。

这些算法、算力、数据就等于百年工业革命的煤炭石油资源。

我和女儿在书房交流研究收获的时候说,你真的是生在中国最好的时代,抓住这两个重要指标的行业,未来20年可能是最美好的20年。

女儿问我,那怎么把握这个最美好的20年,总不能躺平享受吧?

我说:要么成为企业经营者、要么成为投资者。

巴菲特就是享受到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红利,坚定长期投资美国。

我也相信未来10-20年,对中国经济来最好的时代,对我们个人和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加入世贸后的20年,全球一体化给了我们机会,去利用全球的资源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虽然最近几年的疫情和美国的“逆全球化”,让我们很多人感觉亚历山大,甚至迷茫。

但是研究和走访多家行业上市公司后,我觉着这也给了我们不同的机会,经济的适度震荡能让大家从原来的机会导向,回到了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

新时代的机会是要我们往产业的上游走、往产业的横向走、往产业的智能化走。

更多的分享和研究大国兴衰交替的机会,我在这个星期天21日早七点【卓越总裁·读书慧】和大家分享。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