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心疼白云双双流拍,天河底价成交,海珠大热

时间:2022-10-12 01:30:26 热议 我要投稿

10月10日上午,广州第三轮土拍宣告落幕。行情与广州的天气一样,冷得十分突然。

相比于今年的第一、二轮拍地,这次土地出让,分化更为严重,但仍旧没有地块进入摇号。

20宗土地中,海珠金辉路地块和花都中轴线八地块临时“撤档”,终止出让外,剩余18宗地块,15宗成功出让,白云嘉禾望岗、小坪村、番禺客运站等3宗地块由于无人报价,导致流拍。

其中,成功出让的地块中,大部分以底价成交,仅有2宗地块以溢价出让。

根据统计,第三轮土地出让,全市总共揽金479亿,总金额比第一、二轮土拍有所增加,但比去年仍然黯淡不少。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次拍地的详细情况和一些变化:

中心城区出现分化,天河光茫不再

从第三次土拍来看,广州这次的确拿出了不少压箱底好货。中心四区中,除越秀区缺席外,天河、海珠、荔湾都分别有2宗地块入市。

只是,在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一些房企拿地意愿仍然不高,这就导致即便是在中心城区,土拍行情仍然差强人意。

中心四区的6块地当中,有2家及以上房企参与竞价的,只有海珠广一电商园和洛溪桥等2宗土地。

其中广一电商园广州大道南一期地块总共有5家房企报价,经过15轮竞价之后,最终被保利以总价135656万摘得。

并且该地块还成功刷新了广州的TOP10土地榜单,最终以楼面价48394元/㎡的价格名列榜单第7。

而洛溪桥西侧地块,竞争同样激烈,2家房企厮杀得有来有回,直到第10轮报价,才决出胜负。

广一电商园与洛溪桥西侧地块之所以能逆势走出行情,主要还是地块相对更优质。如广一电商园,位于客村商圈,靠近海珠区府核心,周边生活氛围浓厚,拥有多个商业综合体;

广一电商产业园地块

洛溪桥西侧地块,则是妥妥的望江地块,距离珠江仅有几百米距离。

洛溪桥西侧地块

相比海珠,一向“惜地如金”的天河,这次的风头已经彻底被海珠盖过。

虽然挂牌有育新街与沥青搅拌厂(珠吉路地块)两宗地块,但市场热度一般,没形成全城轰动效应,两宗地块只是以底价成交,乏善可陈。

这与今年7月份,天河燕塘地块竞价54轮后进入摇号的盛大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天河育新街地块还是块“回锅肉”,这次之所以能卖出去,引来“凤凰”,主要还是降价了 。

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育新街就曾被摆上货架,但因无人报价而导致了流拍。 9月份重新挂牌之后,起拍价已经大幅缩水,从第二轮的24.4亿元降到了20.6亿元,降幅15%。

育新街地块/克而瑞

不仅如此,从两轮土地出让的条件看,育新街地块还取消了配建租赁性住房的条件。

育新街之所以难卖,主要还是周边城市界面一般,附近有一个戒毒所,让大多数开发商“爱不起来”。

沥青搅拌厂地块冷淡场面,与育新街的原因相似,都是中心城区的边角料,周边没有大型商业和城市服务配套,缺乏“魅力”。

沥青搅拌厂地块

至于荔湾,这次拿出的地也比较有诚意,比如华夏幸福的新隆沙退地,终于不再“鸽”了,没有套路,童叟无欺地端了上来。

不过,作为华润在白鹅潭的一步大棋,新隆沙地块,几乎就是为华润量身定制的,大量的商业、娱乐功能的用地性质,所以,注定别的房企想分一杯羹不太可能。

新隆沙地块

而荔湾的广船芳村地块,是第三轮土拍的巨无霸。光占地面积就有4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更是达到了98万㎡的体量,而起拍总价也是天文数字,187亿元。

一般的房企,想吞下这宗靓地,很有些难度。体量问题,已经将大部分企业拒之门外,没有竞争对手,底价成交可想而知。

这宗187亿元的地块,最终也确实是以联合体的形式,被“中信泰富+中船”以0溢价拍得。

有钱才能为所欲为,没钱,就不要来凑这块地的热闹?

国企、央企“独角戏”,过江龙扎堆凑热闹?

在土拍之前,网传的摸底调查就显示,这次土拍会有部分民企参与角逐。

但事实上是,只有国企、央企在唱“独角戏”,民企的身影完全看不见。

大部分第二、第三圈层的地块,也都是由市属或区属国企托底、包圆。

比如黄埔的长岭居地块,是由高新建设开发集团斩获;南沙的,是由南沙区属国企竞得;花都的剩余2宗(1块终止出让),则是被宝信和西城经济(花都区属国企)2家公司包圆;增城的由广州城投和增城东进开投兜底;从化府前路地块,被区属企业流溪集团拿下;番禺谢村的恒大足球场退地,则被广州城投接盘。

最惨的是白云,无论是嘉禾望岗地块还是小坪村,都无人问津导致流拍,这次白云算颗粒无收了。

其中小坪村还是连续流拍两次,第二次价格都降了,愣是没有觅得“良人”。

如果说区属、市属城投兜底,是广州近一年土拍的常态,不是啥大新闻的话,那“过江龙”涌入广州,绝对是这次土拍的新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参拍的房企,有不少开发商是外来国企,比如湖北联投、厦门国贸、武汉联投等都来广州“淘金”。

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福建的兰园控股,也曾入手荔湾金桥二期地块。

而这次,这帮过江龙也有所斩获,其中武汉联投成功入手沥青搅拌厂。

其实这些过江龙中,对广州最垂涎的,应该要数厦门国贸。据了解,这次土拍中,厦门国贸先后向海珠2宗地块伸出了橄榄枝,只不过最终价格不合适,没能将地块收入囊中。

其实, 厦门国贸这条“过江龙”,并不是第一次染指广州。

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厦门国贸就和融创在荔城联手拿过一块地,不过后来融创半路提桶跑路,国贸全面接过融创股份,开始操盘该项目,而这个项目就是目前在售的国贸学原。

过江龙纷纷来广州“凑热闹”,可以看成是广州土拍的底部信号吗?

土地市场到底部了吗?

八姐认为,把厦门国贸们在广州的“买买买”当作是触底信号,还为时尚早。

要知道,广州房地产的水,是深到能“淹死”过江龙的。

况且,如今的房地产销售端,市场行情仍然十分冷淡,疫情的反复,保交楼的压力,和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房企美元债的压力,都让接下来的房企,更加没有钱“余粮”来买买买。

对于广大开发商而言,销售端的不景气,已经严重反噬到了土地市场。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没有勇气拿地。

现在,就连一些重要的营销节点,开发商们的销量都在大幅萎靡、缩水。比如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广州的成交面积就同比去年下滑了13%。

房源都卖不出,买来不是砸手里吗?

其次,保交楼压力巨大,在三道红线以及融资受阻情况下,大部分民营房企只能先把钱花在刀刃上,完成保交楼任务,然后才能动用现金买地。

可如今大部分民营房企保交楼都困难,何谈增加土储。

再次,自从去年房地产调控以来,大部分国企、央企就已经先后进行过多次兜底,如今不少区属国企或地方城投,与民营房企一样,同样债台高筑。

比如频频为旧改项目接盘或拍地兜底的科学城集团,在去年时就已经传出了负债高的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

另一个鲜明的佐证就是,因为财政缺钱,广州在第三轮土拍中突然增加了供应,把拍地数量增加至20宗,可是在挂牌期间,海珠金辉路和花都中轴线八地块,相继“撤档”,就是因为没有开发商愿意接盘。

没房企买的地,只能说明土地市场,还会向下。

可以说,接下来的广州第四轮土拍,寒冬仍然会继续,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不会改变。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