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专访|黄春雷:落实《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番禺区将推进六大行动

时间:2022-09-15 08:12:00 热评 我要投稿

9月1日,《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把广东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将有力地促进和保障广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在此背景下,番禺区如何进一步推进落实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近期在海洋经济发展上频传好消息的番禺区,又有哪些新布局?

近日, 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春雷 在接受南方农村报专访时表示,番禺区将以《条例》为指引,进一步统筹谋划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以更高要求、更大力度、更有力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融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借助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契机, 进一步推进番禺区名优渔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渔业王国 。

补短板 强弱项 促提升

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番禺样板”

南方农村报: 《条例》正式实施对番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何影响?当前,番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春雷: 《条例》填补了我省乡村振兴地方性法规的空白,为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规层面的依据,对推动广东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具有重要意义。番禺区将根据《条例》提出的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帮扶保障等六个方面内容,进一步对番禺乡村振兴促进工作全局谋划、因地制宜、查漏补缺,积极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番禺样板”。

近年来,番禺区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在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1年,番禺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3.34亿元,增长10.3%,保持双位数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21元,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 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音乐)等4个国家级奖项,获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最美渔港、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等7个省级奖项,以及广州市“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3个市级奖项。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全力打造渔业经济引领区。 一直以来,番禺区凝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动力,重点发展以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名优渔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重大农业项目推进顺利。 总投资2.16亿元的广州市番禺区名优渔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并争取市级预留城级建设用地规模5.2公顷;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番禺区渔港经济区于6月正式揭牌。 二是品牌兴农战略持续实施。 目前番禺区累计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1家、“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3家,累计培育广东省农业类名牌产品29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广东十大名果1个。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力量不断壮大。 目前,番禺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番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番禺区共落实35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和特色精品村创建补助。目前,全区已有161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24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钟村街禾田水韵新乡村示范带基本建成。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促进农村农民增收。 开展“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等技能培训,率先完成乡村本土人才年度培养任务。持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家庭农场41家。成立区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中心,2021年全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4429宗,成交金额为54.39亿元,增收率达25.42%(约增收11.01亿元)。

全面深化协作帮扶工作,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安排区财政资金1.04亿元,选派86名专业技术人才挂职、31名干部驻镇帮镇扶村、48个区内单位结对帮扶,协助就业2.04万人,引进企业24家,销售农副产品11.5亿元,实现赫章、威宁、五华全部摘掉贫困县帽子。

六大行动全面推进

进一步统筹规划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农村报: 《条例》共8章60条,进一步聚焦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更加明确、更有力度推动广东各级政府和部门执行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以此为指引,番禺将如何发挥地方特色,进一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黄春雷: 当前,番禺农业农村发展建立了较良好产业基础,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依旧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社会资本和优质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以问题为导向,番禺区将结合《条例》具体内容,进一步统筹规划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粮食安全生产。 《条例》明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是广东首次将各级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写入地方性法规。番禺区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粮食生产安全党政同责,统筹开展区、镇(街)两级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试点,按要求完成市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水稻试验田建设试点,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今年,番禺区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 把区级的补贴从原来的150元每亩每造,提高到了1500元每亩每造 ,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施现代种业提升专项行动,加快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番”字号特色种业品牌。

二要以更大力度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乡村产业发展是《条例》着墨最多的一章,明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渔业高质量发展,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番禺区将以广州市番禺区名优渔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番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为核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渔业王国和全省休闲渔业新标杆,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以渔业、花卉等特色大宗农产品为重点,加快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番禺大石4A级屠宰场,已发展成为广州南部地区生猪肉品供应的重要屠宰加工配送中心,日屠宰量接近广州全市的50%。该屠宰场2021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全年累计屠宰生猪259万头,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是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保供给、稳民生的重要力量。

三要以更高标准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厕所革命、“三线”、生活垃圾等重点工作的查漏补缺和整治提升。高质量制定并实施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方案,2022年完成不少于3000户存量农房的微改造,深入开展沙湾街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建设。

四要以更紧密的联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支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建设沙湾瑰宝小镇、化龙汽车小镇、石碁红木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竞争力强的特色小镇,试点连片打造一批精品民宿。持续加大农业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各类型资金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建设领域。坚持实施“百企兴百村”“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广泛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和“穗农奔富”行动,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新型农民职业队伍。

五要以更大决心推进农村改革善治。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头雁”工程建设体系,推动村民议事协商向村民小组延伸。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70%,全面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六要以有力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做好省内驻镇帮镇扶村,深入推进梅州五华的产业、就业、消费帮扶,进一步总结推广“稻虾共作”模式。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支援,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巩固贵州毕节赫章县、威宁县和金沙县脱贫攻坚成果,完成好对新疆疏附的对口支援任务。

两大抓手齐头并进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渔业王国

南方农村报: 名优渔业经济是番禺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番禺区在渔业经济中有哪些发力点,取得怎样的成效?

黄春雷: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积极融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名副其实的“省会海门”,番禺区发展渔业经济同时兼具了先天区位、资源优势和后天政策、人才优势。2021年,番禺区渔业总产值45.09亿元,申报“粤字号”渔业品牌13个,占广州市1/2,番禺区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成功入选“广东十佳最美渔港”。在此条件下,《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把番禺定位为渔业经济引领区。

当前,番禺区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渔业王国为目标,重点谋划构建以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单位的都市现代渔业产业链, 全力推进广州市番禺区名优渔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番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两大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现代渔业产业集聚,打造数字渔业总部经济和国际海洋渔业文化交流中心。

番禺区名优渔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按照“一心一轴五区”规划布局,总投资2.16亿元,目前31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名优渔业产业园着力推动番禺现代渔业产业升级,顺利引进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团队,将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无人渔场”全产业链数智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初步搭建起番禺区现代渔业科研创新平台和智慧渔业数据平台。

番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 以莲花山渔港为功能核心区,项目建设范围包括番禺区东部五个镇街,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二分之一。预计总投资14.1亿元,将重点实施“智慧渔港”等8大项目。到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将建设成为广东省“十四五”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0年,构建产业效益显著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成数字渔业总部经济和国际海洋渔业文化交流中心。

国家级新引擎起航

全力打造渔业经济引领区

南方农村报: 番禺区渔港经济区的揭牌将为番禺区渔业经济布局带来哪些影响,将如何推动番禺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春雷: 番禺区渔港经济区揭牌成立,意味着番禺逐浪海洋经济、撬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又多了一个国家级新引擎,将在番禺传统渔业产业升级改造中起到“领头羊”作用。以此为契机,番禺区将进一步抓住大湾区“双城联动”“双区驱动”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港、产、城三区融合,推动渔港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中心渔港,引领大湾区渔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番禺区渔港经济区以“一港、两翼、三核、四区、五镇”为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一港”引领:围绕莲花山中心渔港发展珠江口渔港经济,发挥龙头渔港引领作用。“两翼”提升:“种业王国”文旅休闲廊道、南部绿色观光廊道。“三核”推动:渔业科技创新核心(麦康森院士工作基地)、渔业文化展示核心(渔业文化风情园)、三产融合示范核心(岭南船厂、中南地块)。“四区”发展:国家级工厂化育种育苗样板区、国家级名优特色水产种业繁育区、国家级水产种业数字化示范区、名优水产种苗推广经济区。“五镇”协同:辐射邻近“石楼、石碁、桥南、沙湾、化龙”5个镇街,联动发展及承担渔业产业生产加工、交易交流、展示教育等重要功能。

通过上述空间布局,番禺区渔港经济区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级现代水产种业王国、乡村振兴、新区开发等建设有机融合,有利于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未来,番禺将充分利用渔港经济区建设契机,引进企业连片统筹运营,完善加工、冷链物流、交易中心、文化平台、物联网等智慧渔业全产业链,推进集数字经济、海洋渔业文化交流、休闲渔业与科研技术推广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同时,借助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化提升传统渔港,建设特色渔镇和“人文渔港”“绿色渔港”,创建大湾区渔、工、贸、游增长新典范,打造具有“湾区范、岭南风、番禺味”的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统筹】庹朝均 梁春桥 李思敏

【记者】李思敏 实习生林施绮

【通讯员】赵少城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