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八)

时间:2022-04-21 16:02:30 热博 我要投稿

伤寒论第49条辨: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象浮数的,照理应当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假使误用下法,以致发生身体重、心悸动的,就不可再用发汗方法。应该是自动汗出,其病乃得解除。所以是这样,因为尺脉微弱,这是里气不足的标志,等待表里之气趋于恢复,津液自和,便会自动汗出而愈。

脉浮数,浮就是表,一息跳六七下,数代表热,发烧了,法当汗出而愈。看到表热,,汗一出就解掉了。若下之,应该发表,结果攻下,这病人身重心悸,因为攻下得太厉害了,造成病人气血两虚。

为什么身重?因为所有好的食物营养,本来是血的源头,通通攻掉了,造成血不够了,所以到四肢肌肉关节的营养不足,就会有身重。心脏缺血就会有心悸的现象,这时候病人已经血虚,就不要再发汗了,当自汗出乃解。

遇到这种情形,让他慢慢的自己恢复,自己流汗,胃气慢慢恢复就好了。为什么?尺中脉微,此里虚,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尺脉的地方,讲男人的精宫,女人的子宫,也就是胞中。

胞中是下焦阳聚的地方,也就是精的来源。摸到尺脉很虚很弱,重按就没有了,就是下焦虚掉了。血化成热,到下焦后成为精,就是我们的体力。所以精血是同源的,因此要确定病人里面津液很足的时候,才可以发表。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让他肠胃功能慢慢恢复,自己会流汗就好了。

有的人身体很虚,回来得比较慢。这样等不是办法,过去经方家在里虚很盛的时候,用”小建中汤加黄耆“。为什么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就是”桂技汤“加饴糖,这饴糖就是麦芽糖。如果饴糖太麻烦,用普通的方糖也可以。这是专门治疗肠比较冷的状况。

有的小孩喜欢吃冰,吃冰后,饭就不吃了。因为吃冰后肠胃都冷掉了,肠胃都不蠕动了,当然不喜欢吃钣,吃了”小建中汤“以后,看到冰就没兴趣,。”小建中汤“在经方是拿来作补药的,小建中汤加黄芪让它固表,黄芪这药是固表,属于气药。气不足的时候,用来补气的。

例:孕妇,怀孕正常的状祝是血旺气衰,如果流产的时候,就是气旺血衰。所以怀孕的人不可能开黄芪给她吃的,但是如果要下胎就要把黄芪加重。黄芪本身是走表的,走皮肤表面上,所以皮肤病的药,都要加黄芪。所以遇到这种情形,看他有表证,又不可以发表,因为里虚,所以先去把里扶正,再 让他发一点表,所以用小建中汤加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