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掘越二郎

时间:2022-04-19 22:13:48 热博 我要投稿

堀越二郎(1903年-1982年)是昭和时期日本的航空工程师。于群马县藤冈市出身,并在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航空工学科毕业。曾任三菱重工设计主任。因开发零式舰上战斗机等多架二战期间著名的机种而为人所知。

人物简介

臭名昭著的“零式”是日本二战主力战斗机,该机轻便灵活,火力强大,在二战开始的相当长时间里性能大大超过了盟国战斗机,使日本法西斯一度掌握了空中优势。在二战中,零式的出动相当频繁,几乎每一次日本空中行动都有它的身影,它就像笼罩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广阔的东亚大陆上空的魔鬼,是日本法西斯的锋利屠刀。“零式”飞机的设计者就是已故的飞机设计师——掘越二郎。

掘越二郎1903年6月22日生于日本群马县,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系,1929年至1930年在德国容克斯公司、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可以认为,掘越二郎在“零”式飞机的设计上,也借鉴了一些德国和美国飞机设计的经验。

1934年2月初,日本军方要求航空工业部门设计一种时速在352公里以上,能在6分30秒爬升至5000米高度的战斗机。三菱和中岛两家公司参加了竞争。次年2月4日,三菱公司以掘越二郎为首的“九试单战制作小组”的“九试单战”(AS)实验型飞机首飞成功。它是日本第一种实用型的下单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单翼舰载战斗机种之一。 “九试单战”创造了在3200米高度时速450公里的惊人纪录,远远超过了军方的要求。1936年,“九试单战”(ASM)更名为96式舰载战斗机,由三菱公司佐世保海军工厂和九州飞机工厂共同制造。

日本海军鉴于96式舰载战斗机研制的成果,于1937年5月19日又提出设计时速超过500公里,航程达3000公里,能在3分30秒爬升到3000米高空,作战性能优于96式并装有20毫米机炮2门、7.7毫米机枪2挺和携带二枚60千克炸弹的所谓“万能战斗机”。海军把设计要求同时交给三菱和中岛两家公司。中岛公司认为条件太苛刻,无法达到而退出了竞争。三菱公司在34岁的掘越二郎领导下,组成一个平均年龄24岁的29人设计组。在96式基础上,大胆采取减轻飞机重量的一切措施。如铆钉由3.5毫米减到3毫米,不必铆的地方一律不铆;在构件上钻出大量小孔等,同时为减轻飞机的重量也放弃了对飞行员的安全保护,飞机上取消了飞行员的防护钢板,也不用自封闭式油箱。这种完全漠视飞行人员生命安全的设计方法,只有当时蛮横的军国主义独裁政权所能采用。

掘越二郎选用了三菱瑞星13型14缸875马力发动机。这架试验型飞机代号为“12试舰战”,于1939年3月16日在名古屋工厂制成出厂,4月1日正式试飞。经过一系列试飞,日本海军给新飞机编号为A6M1型。后来飞机改装中岛的“荣”14缸气冷式950马力发动机,编号为A6M2型。

1940年7月21日,15架A6M2型战斗机在横山保上尉及进藤三郎上尉率领下,编成两个中队,飞往中国。7月31日,日本海军正式采用“12试舰战”。因为这一年是日本纪元 2600年,为纪念这个年份,新飞机被命名为“零”式舰载战斗机。

在太平洋战争头两年,“零”式战斗机性能超过盟军各种战斗机。“零”式A6M2战斗机最大时速高空为534公里。海平面为454公里,航程达3000公里。当时其它国家同类飞机多数仅装备12.7毫米机枪,最高时速约500公里,航程多在1000公里以内。

“零”式的优异性能引起了盟国的惊恐,为了弄清日本人怎么会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制造出性能这样突出的战斗机。美国军方在阿留申群岛上的一个无人小岛上缴获了一架被迫降的“零”式战斗机,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943年3月,盟军在中太平洋的吉尔伯特群岛登陆。空战中,性能优异的F6F“恶妇”式战斗机登场。该机时速594公里,装12.7毫米机枪6挺,其作战性能优于“零”式。特别是该机结构非常牢固,中弹与坠毁的比例为9比1,成为“零”式飞机最厉害的对手。而P-51“野马”战斗机的出现,更使“零”式雪上加霜。从此,“零”式失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威风。

掘越二郎拼命研制“零”式战斗机的后继机“烈风”,但很不顺利,飞机不是被损坏就是被炸毁,还没能来得及使用,日本就投降了。在二次大战期间,“零”式飞机总计生产10000架以上。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惨败,横行一时的“零”式战斗机和它的设计者掘越二郎,一起退出了战争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