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RCEP成马来西亚经济复苏关键推动力

时间:2022-07-14 15:43:51 热博 我要投稿

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投资逆势增长。2021年,双边贸易额为1768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增速快于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平均增速28.1%。中国向马出口787.7亿美元,增长39.9%;中国自马进口980.6亿美元,增长30.4%。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3年位列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

随着3月18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中马贸易投资互利合作进一步加强,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红利,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马或是RCEP项下最大受益国

今年3月,马来西亚与RCEP各成员的贸易均实现快速增长。马贸工部表示,通过RCEP,马来西亚的出口收入预计将增加2亿美元。就出口收益而言,马或将成为RCEP协定中受益最大的东盟国家。马贸工部还发表声明称,RCEP可以加强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马疫后经济复苏和增进国际经贸往来的“关键推动力”。

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卢成全表示,RCEP将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实现区域增长和繁荣。他预计,未来10年,马GDP将每年增长40亿美元;对于RCEP市场的总出口,每年可能增长50亿美元。

“RCEP带来的关税削减十分重要,还有其他非关税性福利,比如推动贸易、服务、投资的增长,以及简化交易流程等。”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称。

近年,马来西亚已成为全球芯片测试和封装的主要中心之一,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关数据显示,东南亚约占全球封装测试市场27%的份额,仅马来西亚一国就贡献了13%。作为马来西亚制造业代表,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会长苏添来表示:“签署RCEP将极大助力本地区疫情后经济恢复,并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为马来西亚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以正在面临重构的芯片产业为例,RCEP区域内韩国拥有三星等半导体巨头,日本在半导体原材料的研发制造上占据上游,中国的市场潜力优势明显。多位专家均认为,RCEP将有助于区域内构筑稳固的半导体产业链。同时,RCEP带来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也将极大整合东亚地区汽车供应链、产业链,有效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而马来西亚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晶体管等电子产品的出口也将迎来机遇。

在RCEP的推动下,马来西亚的农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马来西亚国际榴莲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艾德温·江指出,RCEP将为马扩大出口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还为促进马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以及加强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合作等提供良机。

中马“蓝绿经济”有前景

自3月18日起,中马之间相互履行RCEP协定项下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开放承诺,履行贸易便利化、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各领域规则义务。

马贸工部副部长林万锋在出席“RCEP之下的中国—东盟”论坛时表示,中国和马来西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马经贸合作规划等合作机制创造丰硕的经济成果。他呼吁,两国企业继续强化合作,互补互惠,善用各自竞争优势携手开拓更大市场和商机。

“RCEP生效后,马政府将推出各项计划,帮助企业进行‘能力建设’,强化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协助企业自动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林万锋透露。

中国首席东盟商务专家、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RCEP有益于优化中马供应链产业链,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更大空间。

对于中国企业开展对马贸易投资合作,许宁宁建议,应掌握RCEP协定中双方开放货物贸易市场和服务贸易市场的时间表,用好自贸协定开发商机;积极与马方企业合作构建RCEP框架的新供应链产业链,并共同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市场;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生物制药等领域合作,尤其是开展好跨境电商合作。

2020年11月,中国与马来西亚代表以视频的形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疫苗开发和可及性的合作协定》。该协定是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疫苗合作协定。

“作为‘一带一路’伙伴国家,中马两国在医用防疫物资方面的互相支援,启动了两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在提升抗疫合作的同时,中方倡议共建的‘健康丝路’,包括加强防控疫情的信息分享并使之机制化,进行疫苗生产、研发等合作是正当其时。”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表示。

翁诗杰认为,未来,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将是中马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向。

外贸表现亮眼,但仍存风险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在内需复苏、出口增长和边境重新开放的推动下,预计今年经济将增长5.5%。

马来西亚官方最新数据显示,该国一季度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同比增幅为23.6%。其中,出口增长22.2%,进口增长25.2%,出口快速增长主要由电子产品、石油以及化工产品出口支撑。一季度,以棕榈油及相关制成品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9.8%,以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为主的矿产出口同比激增58.9%。同时,中国保持马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马外贸复苏重要动力。截至3月,中马贸易实现连续16个月两位数增长。

虽然外贸形势喜人,但马来西亚经济观察人士卡尔梅洛·费利托认为,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以保障国内经济形势稳定并实现可持续复苏,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友好的营商环境。他建议,政府进一步放宽对劳工市场的限制,推出适当的刺激政策和税制改革,实行逐步减少开支的计划以抑制通胀,避免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

世行也发出警告称,如果在俄乌冲突、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供应链等情况下全球经济形势恶化,马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4.8%。其中,美国货币政策会给马来西亚等依赖短期资本流动的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美联储每升息25个基点,就可能导致马经济增速减少0.4个百分点。

对此,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央行)行长努尔·沙姆西娅·穆赫德·尤努斯透露,该国货币政策依然适合当前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马来西亚已经为面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预计今年通胀水平会在2.2%—3.2%之间。

而亚开行方面指出,马政府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协助受疫情影响最深的低收入群体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区域首席经济学家阿迪亚认为,马来西亚的公共财政空间有限,导致无法拨出足够的资源协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疫情影响,凸显政府必须逐步重建财务缓冲的重要性。

“政府可为家庭与企业提供针对性援助,并为能推动经济成长的投资腾出财务空间。同时,政府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能够帮助政府识别低利率环境是否形成风险。另外,政府也应改革商品与受保护服务的贸易,让区域国家抓紧全球贸易局势变化所带来的新商机。各国也应改善民众的技能与竞争力,以加强利用数字化的能力。”阿迪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