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汉能投资陈宏: 打造“投行+投资”之路,企业赋能必不可少

时间:2022-07-02 20:15:25 热博 我要投稿

在陈宏位于国贸的办公室桌上,至今摆着一张老照片。这张20年前的照片中,汇集了当前中国市场上最顶级的大佬,马云、李彦宏、张朝阳……而站在正中央的就是陈宏。但在最近几年,除了偶见汉能的投资消息,陈宏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

去年9月,一则消息将陈宏拉到舞台中央,作为新一任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新一届理事长,一贯低调行事的陈宏,开始忙着拉大佬、搞研究、推活动。

作为投资创业圈的大佬级人物,陈宏绝对是走在最前面的人。在中国市场尚未发萌之际的1999年,他已经带领着GRIC登陆纳斯达克,是国内最早一批带领企业上市的成功企业家。

200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一片静寂,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投资机构因没有退出渠道,仍在苦熬。也是这一时间,陈宏回国组建了汉能投资。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创业家、投资人,陈宏不仅通过汉能促成了诸多行业内经典的并购案例,更以个人天使投资的身份,投资了大批处在早期的项目,盛景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从盛景的天使投资人、机构出资人,再到成为盛景母基金所投资的GP。19年时间流转,二者合作不断加深。盛景成长为“创新赋能+孵化投资”双轮驱动的新经济创新服务平台,而汉能也在低调中行稳致远。

打造“投行+投资”模式,做新经济赛道的幕后操盘手

创办至今,汉能已经走过19年历程。已经形成了“投行+投资”的商业模式。在陈宏的带领下,汉能成功参与了诸多明星项目的并购、上市进程,是业内资历最老、资格最深的投资推手。

2015年,鏖战了十年之久的58同城与赶集网宣布合并。在此之前,两者的商业模式极其雷同,用户群体也是高度一致,直接导致了激烈的竞争,现金消耗极大。这使得两家企业陷入到了一种死循环之中,融资,打广告,再融资,再打广告,规模越来越大,利润却被竞争压得极低。行业整合能够明显提高市场效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汉能担任了赶集的独家财务顾问,帮助赶集梳理复杂的股东背景和公司架构,代表股东谈判并争取了最大利益,促使了交易的顺利完成。

在汉能的历史上,诸如58同城和赶集网这样的世纪并购案并非个案。

2007年,汉能联合IDG收购框架38%的股权,并将公司股本结构转换为海外控股公司,帮助框架以1700万元的价格将液晶业务卖给分众传媒后,完成了框架对分众的整体战略出售,交易对价1.83亿美元。

收购完成一年内,分众传媒股价上涨近2倍,汉能在股价高点退出全部股权,整体投资回报为93倍。而这次堪称经典的交易也被选为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

在过去多年中,汉能帮助饿了么完成与阿里巴巴集团的牵手,力推去哪儿与携程、百度的股权置换,助力字节跳动收购百科名医,操盘了京东工业品的拆分重组……互联网的并购大案背后,总有汉能的身影。

根据过往案例数据统计,在新经济领域,超过四分之一的并购案例背后都有汉能的身影。

而在投资端,汉能的业绩亦十分出色。仅中文在线一案,就为汉能带去12.34倍的回报,IRR高达79%。

陈宏透露,仅去年一年,汉能累计投资额达20亿,其下注的BOSS直聘、京东物流,都为汉能带去了丰厚的回报。

不追风口,采取狙击型打法

在行业深耕近20年,汉能投资已经成长为专注于互联网经济、科技、消费及医疗领域的领先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虽然一贯低调行事,但汉能的投资清单中,皆是站在舞台中央的明星项目。2018年,京东物流宣布了首轮融资,汉能就在其投资者名单中。

依托京东电商平台的B2C模式物流,京东物流特点是完全自营的重资产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把控环节、保证品质,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重资产带来的盈利压力。在京东物流发展的早期,内外部都有质疑,认为物流投资的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在陈宏看来,京东物流不是传统的物流公司,科技感很强,它有很多自有的东西,服务质量也高于同行。京东物流比较独立,既服务于京东集团,也能服务其他电商,“电商的规模正在快速成长,总要有那么几家头部企业,所以就投了。”

在完成首轮融资后,京东物流快速成长,已然成长为超级独角兽。2021年,京东物流成功登陆港交所,汉能作为其首轮投资人,收获颇丰。

从投资风格看,汉能并不急于求成,投资节奏并不快,而是倾向于狙击型投资,每一笔投出去,都能正中靶心,这种风格让汉能收获了不菲的回报。除了京东物流之外,去年6月,BOSS直聘于美股上市,同样为汉能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陈宏透露,“对BOSS直聘的投资,大约赚了十几倍。”

低调沉稳,可能是汉能投资最贴切的投资注脚。而一家机构的性格,取决于掌舵人的行事风格。在汉能内部,极为重视研究,而对风口则鲜少关注。陈宏直言,“网红总会过时,深耕行业才能走得更远。”

投资不仅要给钱,更要赋能

近几年,投资行业“内卷”严重,一些头部的超级明星项目因投资方的追捧,话语权更重。想要投资到这类项目中,仅仅给钱还不够,更需要提供钱以外的价值。

汉能过去的投资清单中,跑出了一大批头部项目,这得益于两点:既投得对,又投得到。投得对,在于投资的眼光;而投得到,则在于投资机构的人脉圈、品牌等多方面。陈宏直言,投资项目,不仅要给钱,更要赋能。

他举例说,一些企业可能希望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对接,寻求流量,非头部的基金在这方面就没有太大作用。而这正是汉能的优势所在。通过投行业务的积累,汉能与市场上超一线的企业都有过深度合作,以此为基础,汉能可以为项目提供更多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对接。

这种赋能的心态,刚好与强调“创新赋能”盛景不谋而合。

汉能与盛景渊源颇深,汉能不仅是盛景首轮投资方之一,陈宏更是盛景的天使投资人。谈及投资,陈宏回忆,早在十余年前,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听了一场彭志强的演讲。“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讲话蛮利索的,思路很清晰。”

当时,盛景的业务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家进行培训咨询,虽然刚刚创业,但团队规模已经达到百余人。“他们做的事情很好,团队强大,因为是个人投资,所以很快就决定了。”陈宏回忆,“后来,盛景的估值很快地涨了上去,最高一度达到了80多亿,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独角兽项目。”

对于投资,陈宏一直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对于盛景的投资也是如此。“彭总是一位有大愿景的创业者,而绝非是小富即安的人。彭总带领盛景走到今天,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是他总是快速调整,找到一条新的路。”

在完成天使投资后,汉能还通过专业基金对盛景进行了加注。在盛景发展母基金业务后,因双方理念一致,价值观相似以及汉能杰出的业绩,盛景又对汉能进行投资。可以说过去15年来,盛景和汉能的链接是极为深刻的。

陈宏作为盛景的天使投资人,可以说是业内最了解盛景的人,“给中小企业提供赋能服务很难,坚持15年做一件事更难。”陈宏表示,“希望15岁的盛景和20岁的汉能继续一起携手,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