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中国古代四大冤案是什么?

时间:2022-05-08 00:27:11 热文 我要投稿

1、白起被杀案。白起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长平之战中,更是直接战胜四十万赵军,使得山东六国再也无力抗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因为长平之战后,围绕是继续攻打赵国还是允许赵国割地求的问题,与应侯范睢发生矛盾,嫉妒白起功劳且收受赵国贿赂的范雎力主允许赵国割地求和,其意见被秦昭襄王接纳。自此之后,二人结下很深的矛盾。

当年九月,秦国再次发兵攻打赵国,此时白起有病,不能带兵,由王陵统兵出征,结果却战事不利。白起病愈后,秦王欲用白起氏替王陵,但白起却力言不可攻打赵国,若坚持攻打必败无疑。于是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代王陵,结果被魏公子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军率领的诸侯联军击败,死伤惨重。为挽回败局,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

三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昭襄王迁怒于白起,强令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时,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殒落于自己人之手,真是可悲可叹。

2、韩信谋反案。韩信是建汉功臣,与张良、萧何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由于用兵如神,被后人奉为“兵仙”。

韩信最早在项羽手下做事,但不受重用,转投刘邦,在萧何的保举下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设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北伐拿下代国,背水一战又击败赵国 ,随后派人迫降燕国,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又攻打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最后在垓下之战中,设下十面埋伏之计,打败楚霸王项羽,迫其自刎于乌江。

打败项羽后,韩信被封为楚王。高祖六年,因被人诬告谋反,被刘邦贬为淮阴侯。高祖十年,陈豨造反,刘邦统兵平乱。韩信计划在长安做内应,结果被告发。吕后与萧何密谋后,派人对韩信假说刘邦平叛归来,陈豨已被俘获处死,要韩信进宫祝贺。进宫后吕后就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内将其杀死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最终却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诛。”的下场,“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刘禹锡)

3、岳飞“莫须有”案。岳飞是南宋时闻名的抗金将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率领岳家军挥师北伐,前后收复建康、襄阳、商州、虢州等大片失地。绍兴十年,完颜宗弼南下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大有直捣黄龙之意。但此时,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在紧锣密鼓地与金军议和,于是便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岳飞班师。岳飞悲叹“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金国坚持”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于是秦桧、张俊等人便构造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将其入狱。

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韩世忠的诘问,阻止不了秦桧害死岳飞之心。1142年1月,岳飞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其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在杭州遇害。

岳飞遇害后,全国许多地方都修建了岳王庙对其纪念,而其精忠报国的形象,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之一。

4、于谦遇害案。于谦为官清廉正直,不畏权贵,一心为民。明英宗时宦官王振把持朝政,担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之职的于谦入京觐见却不向王振送礼,因此惹得王振不悦,便指使人诬告将其下狱。后在河南、山西两省官民和周、晋两藩王府的请求下,王振不得不将其官复原职。正统十二年,任兵部右侍郎,次年又升为兵部左侍郎,协理军务。

正统十四年,瓦剌进犯边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率大军出征,军中大小事务皆由王振一人独断。初战失利后,明军慌忙撤退,但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大军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结果大败,英宗被俘。

消息传到北京后,京师震动,多有主张迁都南京者,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并扶立留亦临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登基以定民心。随后,于谦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主持军务,坚他率兵22万,精心部署,列阵九门,经过5天激战,击退了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双方议和后,瓦剌将英宗送回北京后,代宗朱祁钰表面上欢迎太上皇回京,但却将其尊为太上皇,并风幽禁于南宫之内。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代宗病重之际,石亨、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朱祁镇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后,石亨等人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竑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之子。奏疏上呈后,英宗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英宗默默无言。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于谦一生,可以说无愧于天子,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百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这位忠臣最广为人知的诗句。《明史》称赞“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但就是这么一个保住了大明江山的大忠臣却被大明判了谋逆之罪,真是千古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