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年终经营工作总结六步法及其认知哲学2.0

时间:2022-04-22 18:40:10 热文 我要投稿

这是我在去年有关年终总结的文章基础上的修订版,所以称为2.0。just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仅供各位企业家朋友参考。企业总结,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也有一般的逻辑,一般的框架。所以企业建立年终总结的逻辑框架,在同一律(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与判断,包括思维对象的同一,概念的同一,判断的同一。不能混淆不同的概念,大家在同一逻辑下讲话,才效率高,同频)的基础上,进行各自部门、岗位的总结。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同时,在总结的时候,应该建立企业对总结的认知哲学。就是为什么做总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做总结。这是一个管理哲学问题。副总以上的领导层,都该对组织、公司的总结,与决策层、董事长、总经理有一致的心智模式。这样才能把年终总结做好,而不是走形式,为了总结而总结。知道总结到底是什么?怎么做?从而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把握过程,有一个既民主,又集中,从上到下,从下到上,One team One goal many plans。

给来年一个统一的思想与目标,一致的路径,多种工具与技术、方法解决问题,多种策略与预案防范风险,打一个有准备之仗。

只有建立组织战略、规则与价值体系,即有自己的“道”;再选定最有社会价值的路,坚持走,不断积累;最后归核,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机制,才会企业长青,抵御内部、行业及宏观形势各种风险。

年终了,一年到头了。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团体、公司、各部门、各项目、各团队等组织主体,都该进行一年的总结及其来年计划。这个总结的逻辑与思路也适用。

基于以往理论和工作实践,我个人提炼了年终总结的六步法,供各位参考。如,昨天上午,对一个公司的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在“共创共享,共赢共荣”的理念指导下,确定该Plan的目标、对象、重点;确定数量与基线,累进比例、奖励周期;在激励模式上设定条件,载体与机制,以此基于公司价值观与战略形成长效的绩效与人才机制,进而给股权激励打基础,在体制与治理上进行制度创新。下午,一个小企业,怎么做部门及岗位总结。就先做总结,来年计划在总结基础上,公司定下调子,再做各部门与岗位计划,再讨论决策总盘子,再分解各部门、各岗位。各部门,各岗位的总结先说自己的职责是干啥的;再说干的结果,一定要结果导向;再次,讲自己部门或者岗位在2021年都干了啥;那些做的好,那些做的差;最关键是最后一步,为什么这样的结果。内部能力与创新,还是内部缺啥资源,是外部形势好,运气好,还是自己主动抓住了,是竞争对手太强太弱,还是竞争策略有效或失效,总之,需要一个系统、理性、持重、认真的反思。走向事情的背后,走向历史深处,走向产业高处,走向要素资源的其中,找到客户与市场的规律,才显认知与格局,才显示水平与文略。

想明白,说清楚。

是比较难的,也比较难得,这个时候也是显示身手的时候,也是中途加速的时候,也是新旧理念转换,新旧动能转换,领导挑人选人的时候,大换班的时候。此时不博一把,更待何时? 提高你的能见度,就在年关!

我这讲道德经的,三句不离本行。所以,同时,结合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建立与完善我自己的企业认识论哲学,从而构建自己的管理哲学。

一、整体思路与逻辑

老板及领导首先要看结果,前面讲了,结果导向,无论什么原因,先看结果。莫斯科一定不相信眼泪,相信什么,俄罗斯熊已经给了法国拿破仑、德国希特勒回答。所以企业一定冷静看结果,无论是好还是坏,不喜不悲。

所以年终看数据,尤其是核心数据,如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合同额、资产及净资产、三大费用及重要费用绝对值;各种财务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各大板块比重、劳动生产率、全年人数变动表、Key talent等等这些数据先根据公司要求整理清楚。职能部门除过数据外,还要谈根据战略与计划,做了哪些重点工作,有哪些结果。

其次,对比往年,重要是与2019年比,2020年没有可比性,最好三年到五年。当然重点是自身三年及标杆的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差异点。

第三,根据数据对比,看成绩,对标行业,发现问题,谈问题的成因。结论必须有: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规律背后的国势与政策,还是自身组织资源与能力。成绩来自行业周期,国家政策、还是供应链的成本降低,还是组织提升劳动生产率,产出提高。在这一块,必须对行业、市场、竞争、组织能力有个清醒的认知。最好有客户案例,大客户,基础客户等进行分类比较。

有了以上企业自己过去一年+2019年,及上溯及以往三五年,并俯瞰产业波动,预测后几年。

行业成功核心要素及关键竞争点分析,对自身组织的市场能力、运营交付能力、资金人才管理能力、供应链水平有个回水池般,返(过来)、反(方面)、瞻(前)的过程,才可以开始2022年目标思考。

新的目标思考,着眼长远,三年、五年战略,甚至更长,但必须锚定2022年,干啥,咋干?

第四,就开始新的市场研究,新的商业模式,有整体思路、有竞争办法,有具体措施。目的是必须进行创新,创造性工作,否则,哪有生存空间。

并根据以上分析预测这些工作带来的结果:成绩与风险。

风险是带来收益与损失的可能性。常人理解的风险只指后者。

所以来年,是个选择题,是个取舍题,必须有选择,而不能首鼠两端。

企业家就是要敢冒风险,因为你对这个行业,对这艘船,最清楚,能经历多大的风浪,能驶离多远的海,能捕多少与多大的鱼。

第五,根据以上举措及前几年数据,对标行业发展,提出来年整体经营目标。(例如,我的一个客户未来两2-3年的目标就是跟国企进行混改,因此今年经营目标除了对标往年及行业数据,更重要目标是瞄准公司未来混改国企所关注的方向去整改提升,拿出嫁女子的心态,开始好好修炼。)瞻前顾后,把年终的数据分析透彻后,提出来年数据目标。并提出理由:事实与判断。外部哪些环境变了?内部组织能力变了哪些?有些是事实,描绘清楚;有些是个人判断,把判断的逻辑讲清楚。群策群力,头脑风暴,一阵子清风细雨与狂风暴雨的讨论与争吵。

这样的新目标把各方都袒露出来,知根知底。然后有理有据,大家才有信心。这个把握与寸度,是需要老板闭关的,半天也行,不需要像林彪元帅一样,在地图上一坐一整天,也要半天,胸有成竹,才会“悠兮其贵言”(道德经十七章),一句话一个钉子,就是命令。

第六,新的经营目标的激励与风险机制建立起来。一个是目标换资源,还需要老板及股东提供什么资源,讲明白;一个是目标的利益牵引,如何激励经营层。就是目标责任书、超额利润奖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等等。

甚至,我在一些企业设置风险抵押金制度,经营层的风险抵押金是债权,与企业净资产的股权相对等,建立风险补偿及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当然这样性质有些不一样,不只是劳动合同法,也有民商法的成分。经营层真达不到门槛利润,或者基础目标,要给公司倒贴,也是一种对赌。

梳理以上思路,总结出一个一般、框架性的目录。

各企业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做调整。

1,讲现状与数据→结果:KPl与主要工作;2,谈问题及成因→产业的市场规律与自身努力与失误;3,看经营目标、工作标准、行业标杆,竞争关键要素,差距在哪?4,谈商业模式及新思路,谈办法,讲具体措施,创造性工作→创新点;

5,描述新任务目标数据,为啥这样设?

6,实现的效果、结果。行业位置及客户、员工满意度

二、总结报告六步法的使用说明与建议

这个年终总结框架是写给中小型企业,具有一般适用性。但各个企业的所属行业、规模、性质不一样,经营管理基础不一样,有的企业做过预算,有的企业建立了战略,有的企业有顾问公司指导,有的没有。

所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规模在亿元以上企业,建议建立预算体系,把计划数字化管理;一个亿以下,甚至一年就几百万的企业,建议还是要进行年终总结,开个一二天,两三天会议,把事情讲透,把认知统一,以利于来年再战。

这六步法展现的只是思路与框架。团队指导企业做年终总结时有具体的PPT文件。但大多数老板及企业家,看后估计会明白个一大半。往往会把细节的魔鬼自己给解决了。但也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我再进一步讲所以然之然哉。

三、年终总结会的管理哲学:虚静复观天下——知常知明

我参加这种年终总结会,一般理性而坦率。理性是职业素养,也有第三方的位势使然,可以冷静、理性、跳出来看问题与矛盾。坦率是节省时间,穿透问题本质,挑明各角色在总结的职责,不用拐弯抹角。

虽然说的都是事实,正确的,有些正确的话,不合时宜,不合环境,在的人不一样,还是要有甄别。就是讲的都是对的,但有些对的不一定讲。因为是不该讲,你讲的目的是让人听明白,有理解,有改变,而不是我讲了,显示我的水平与能力。有时候,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作为董事,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看企业经营数据的结果,听各部门汇报,思考其个人认知能力及背后的行业与组织能力,再看老板的思维与魄力。

在此,不禁想起道德经第十六章,很应景年终总结会的认知逻辑: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就是老子观察事物的方法,我用在开企业总结会时候,会让老板及管理者换换脑子,休息放松时,讲讲。

1、开年会的态度:致虚极,守静笃。总结为虚静。把自己安静下来,虚空起来,才能接纳新的思想与知识。

虚空,是一种动态,不是纯虚,而是要接纳。虚本意是从虎从丘,山中安静,空荡,老虎来之前的一种似乎安静,其实是虎下山林,一声啸谷,树枝颤动,惊飞小鸟与野兔。

所以虚,不是真的虚,而是把与本场总结会无关的事务全扔掉,有时候,我们真到山里开会,一个是没人打搅,一个是安静,环境好,一个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即使对行业、企业很了解,也要虚空,是先听、想listening-thinking,再想,再判断,再发声,还有前面说的该说的,不该说的。

所以对各部门,各副总的报告,即使不好,也要让人家把话说完。让子弹飞一会,开年会不要急。一年到头了,好好总结一下,花个一两天,甚至几天功夫,是值得的。

如果本事不强,还是有啥说啥好。不要学习我该说的,不该说的,那是艺高人胆大,但理性、冷静,不楞娃。因为我也过了这年龄了,想起一张年轻照片,放上来,黄浦江畔。

感觉当时挺楞的

2、开会方法: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总结为观复或复观。

就是先让各部门自己开会,自己总结,再给分管副总看,再正式开大会汇报。在诸多部门汇报后,还要分口开讨论会,再开总结会。

这些是需要几次上下反复,需要多重思考与讨论。成绩不说不明了,要讲成绩,关键是成绩咋来的。问题不说也不明了,问题在哪儿,案例与现象,认知与判断,不说清楚,不行!

成绩与问题都需要说清楚。

有些部门负责人是把事情没想清楚,肯定表达不清楚。以己之昏昏,何能使人之昭昭;有些是想清楚了,没说明白,不会表达。有些人是干得好,不会说,只能做个将才。有的干不好,说得很巧,只能到边缘部门,不敢放到实干的部门。这些,明眼人一眼能看明白。

所以,要透过数字与表达(金字塔原理),看背后的东西,看经营结果与历程及其问题与应对措施背后的认知,知识结构与创新思维。

静看“万物并作”,看各种人等。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包容心,静看花开花落,要反复观察思考。不能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意见后就容不得再听对方的其他想法,没有一个人有绝对真理。

会议主持人与领导必须尊重每一个人。大家都是凡人,只能掌握相对真理,每个人立场不同,岗位不同,口袋的来源不同,学历不同,知识背景也不同,所以认知不一样很正常。所以要“包不同”。要能够理解和包容不同类型人的想法,不要轻易认为别人的观点对与错。

当然,这个也是选人的过程。看那些人能堪大任。

3、逻辑顺序: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总结为归根→静→复命→常→明。这些经营者汇报,有时看着很好笑,屁股决定脑袋,很明显,各复归其根。就是前面讲到的,岗位不同,收益来源不同,关注点不同,就能看到根,水平高些,能看到人性。

但如果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包括一些副总,不能从公司全局去思考问题。这个就是问题,分析背后企业的企业文化因素。是什么造成这个局面。问题往往不一定在出问题的层面解决,要升维思考。最后,都是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

当然,我的观点是:各副总,首先是公司领导,其次才是分工,管理某一个系统、区域、方面或者板块。但老板及领导层早就的企业文化很重要,所以要系统思维去解决。

年终总结会的报告,有没有一个“静”的过程,这是年终总结成败的开门钥匙,关键之关键。

静,从青从争。青,染布分布之颜色,会意字;争,这个人上下两手双向持引,观察反思,且坚持沉浸的样子,象形字。

本义:双手抚摸着自己染的布,看颜色是否分布适当,看你自己干的活咋样。后引申为坚持反思的状态,成为安静的意思。

无论道佛儒,还是基督,伊斯兰,对静都有要求。只有静,才慧。

如佛家的戒定慧。

没有汇报者一个安安静静的自我反思与琢磨,这报告的质量不会高。

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这颜色是自己染的,这一年的活是我带领部门或者公司干的,我得把问题想清楚,对着职责对着按行业标杆,不断在反思磋磨,就是不断在审视自己。刀刃向内,内省内生的过程。

道德经为啥有个生道与道生的区别。

生道是书上学,上课学,看别人干,师傅教,觉得自己学到了,有道了,其实没有手艺上身。道生是内在,是在自己干了后,琢磨自己干的咋样,这是实践的过程,把自己咋干的想明白,说清楚,不容易,有一个理论--实践--理论总结的过程。当然,原来朱元璋、润之先生领导农民运动,是先干了,再总结。

做大事,不总结,没理论,不会长远。

还有些副总或者部门管理人只管了半年,上半年别人管的,但公司只有一个这个部门,新官必须理旧账,才会把事情理清楚。也需要静气,不要浮躁,认为前半段别人干的,那看上官吉庆(西安前市长)的下场。

都要静!不要怕静,要敢于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人生,走向自己的人性与修养深处。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静"是一个痛苦的自我思考过程,但逐渐会有企业的使命,这个究竟是干啥的?在行业什么位置,这些是企业的根本问题,哲学问题。

企业的复命,就是现在常讲思维企业使命,不只是企业成立的初衷,而在于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还有把个人与企业的人生命运结合起来的知常,理解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希望我们把企业做成什么样子;进而建立做人做事的价值观体系明白的指出自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由此,把企业的旗帜举高举好,亮明。

由归根,静、复命、知常、而明,进而明白企业为什么存在,是解决社会什么人的什么事情服务,或者这一类人的什么问题服务。通过解决问题,才有了企业自己存在的价值。不敢为天下先,不敢把自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放在后面,身后则身身先,身外则身存。

以上分析,

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身上,分明写着两个字:利他。

只有这样才知常,明白这个世界的道理。常就是规律,各种规律。行业的规律,企业管理的规律,人性的规律,社会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书上得来总觉浅,有了经历,才有经验,有了经验,有了反思,才有了水平,才是真正知道这些规律的企业实践中作用和影响,才会能力上身,这才是真正知常。

知常曰明,知常才会长久,没身不殆。

把以上的“常”,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想明白了,说清楚了,才是知明,是个明白人,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也有自己的认知逻辑、企业逻辑与文化。。

知常曰明,自己知道常就是明白人。

所以年终总结会的核心是锻炼经营决策者(核心是中高层与领导决策者,就是前三排与主席台)自己的心智,把自己当一盘菜,放到桌上让大家品鉴。不敢暴露自己,不敢直面问题,则会更难堪。

4,以上认知逻辑的应用

认知了这个世界,想明白,说清楚的好处,讲完以后。老子是个坏人,他会看另外一面,没有认知这个问题的坏处是啥:

反面→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道这个“常”,对行业理解不深,对经营结果分析不透,进而对自身及其组织能力的优劣、优势与短板不清楚。且没有分析以上“常”的思路与管理工具。妄做,不凶才怪呢。

但知道后,正面的好处是大大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上天不负有心人。

知道“常”了,才会从容。

有些老板看起来从容,笑看云起云落。

但这从容背后来自实力积累、布局与现有能力。

从容、包容,这个组织才会参透企业微观组织能力、行业中观竞争及区域、国家宏观市场大势,才能成为行业龙头,才逐渐有产融互动,成为产业链龙头,进而构建产业生态,成为产业王者。

“王”字,本意就是一条竖线,与参透了上面一横天,下面一横地,及中间的人三横的,叫王。

不能说你是王就是王,没参透,那是假王。如韩信,假齐王。

王者必须尊崇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而且还不欲见(xian)贤,不说自己多好,因为本然,自然该如此。承担责任与使命,努力把自己投进去,把企业与组织能力提升起来,把自己隐身在企业的后面。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欲达高峰 必受其痛”

企业家群体,对外是整合各种商务资源,对内要率领上下发展壮大。注定是对领导力有高要求,包括沟通能力,性格隐忍,妥协平衡能力等等。经历各种起起伏伏,成功失败,爱恨情仇,世态炎凉等。

真正成功的,都是骨子里求真,向善,追求美,有审美情怀的理想主义者;但又持重、认真、理性、务实的人。会公正处理各种矛盾,会包容各色人等,会从容面对各种事务。

以上就是年终总结的整体思路与逻辑,并更进一步结合道德经,梳理年终总结会的管理哲学:态度、方法、逻辑顺序与不总结会什么结果,总结复盘的好了,什么结果。目的是给中小企业家使用。

但我这个是总结的总结,在企业"道"的层面,适合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与高层副总以上的人来看。

我们团队的项目经理与高级咨询师会做企业复盘技术、商业模式设计、治理结构优化、年度经营目标如何设立与分解、战略解码技术、组织机构改革与设计、股权激励计划、超额利润分享计划、绩效与薪酬等具体“术”的层面的工作。所以一般人,看不懂,可以多看几遍,或者推荐给老板看。

一个企业,只有建立组织使命与战略、规则与价值体系,即有自己“道”;再选定最有社会价值贡献的路,坚持走,不断积累;最后归核,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机制,就会企业长青,抵御内部、行业及宏观形势各种风险。

呼唤建立一个企业与企业家友好的社会。

他们是最难,又是对这个社会贡献最大的一批人。

写在最后的话:西安的疫情防控,各方都付出很多。

其中情况网上各种信息,五味杂陈。我也写了两篇文章,希望理性、客观发声。欢迎报道,只要客观,均可;也可以批评,但骨子里是爱西安,为了西安好起来,而不是为了流量,为了说而说,为了其他目的。

西安防疫,正在走向有序,有效。

我重点思考关注的是疫情结束后,西安的经济社会如何恢复。

如何恢复投资者对西安的信心?优秀人才对西安的信心?如何恢复西安本地企业家的信心?

需要中央与省市政府有特殊政策。

汉唐明月,正照长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等到解封的那天 西安会重新回归车水马龙、繁华依旧 我们会在城市的各处相见 我相信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疫情终将消散! 希望西安人继续做好居家防护 希望全国人民为西安加油

让我们一起为大西安祈祷 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