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张口就要6套房加1亿元,苦撑14年结果如何

时间:2022-10-04 07:14:55 热文 我要投稿

“给我6套房加1个亿的补偿款,不然我这套房子就一块砖也别想动…”视频里这个倔强的老人就是张新国,他所在的街道是被划入城市改造的沪亭北路。张新国身后是自己的三层小洋楼,粉色的墙砖和仿欧设计让这栋豪宅看起来别具一格。那时2007年,1亿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张新国敢如此狮子大开口呢?

这件事还要从头讲起。

早年,张新国是上海市建设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的待遇很不错。工作努力的张新国手里也有了些许积蓄,在和妻子结婚之后,张新国就在松江区的九亭镇花了20万盖了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张新国一家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生活惬意,还有了一对儿女。

到了1996年,张新国的儿女都各自成家立业,和张新国住在一起。两层的房子一下住进了四家人,显得很拥挤。张新国就有了翻修房子的打算,子女也都很同意。

张新国先拿了15万在原本的房子上进行了加盖,又买了隔壁的宅基地,这样一来房子的整体面积就有300多平米。随后,三家人又一起出资15万元对房子进行了一个重新装修。房子的装修风格采取了当时很前卫的仿欧式设计,宽敞明亮,时髦洋气。

和周遭邻居的小平房比起来,张新国家的房子就像“城堡”一样豪华,这也极大地满足了张新国的虚荣心。很快,大家都知道张新国花了30万进行房子的翻修,而当时在上海买一个房子也不过才30多万。张新国的财力和实力也由这个房子展现,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是好景不长,张新国很快就发现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他和家人住在二、三楼,一楼作为门面房租给了别人做生意。虽然能挣些房租,但是随着子女各自有了孩子,偌大的房子依旧很拥挤。人多矛盾也多,小孩子在一起经常吵闹打架,大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也难免产生口角。

有一段时间,张新国被吵得动了卖房子的心思。他想卖掉三层小洋楼,住到其他地方去。但是跟房屋中介打听一番之后,张新国有些沮丧,这栋房子卖出去的钱根本没有办法买三套房子供大家居住。张新国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和一大家人蜗居在小洋楼里。

直到2003年,事情迎来了转机。

彼时的上海出台了一份新的城市规划,沪亭北路被划入规划范围,将被拆迁重建。一时间,所有沪亭北路都洋溢在喜悦中,张新国也开始盘算自己能分到多少房子和拆迁款。可是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此次拆迁补偿计划只看房产证上的面积,这对于张家人来说是尤为不利的,这就意味着,尽管他们住着300多平米的大房子,但是拿到的补偿和周围住破平房的邻居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别人。

加上张新国只有一个儿子,安置房是按照男丁的数量来决定的。这样算下来,张新成只能得到三套大小不一的住宅房和一套过度补偿房。而张新成的邻居因为家里儿子多,一下能拿到十几套房子和巨额的补偿款。这让张新国心里很不是滋味,30万的翻修房子竟然成为了一个笑话。

兄妹二人更是为了房子的问题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一时间,家里火药味十足。张新国十分不服,所以才有了视频开头那一幕。

只是张新国没想到,自己这强硬的叫嚣换来的却是14年的痛苦坚守。

本来很顺利的拆迁工作因为张新国的抗议转变风向,很多明明已经同意拆迁的居民也开始“坐地起价”,有关部门只能对大家进行劝解安抚。虽然工作人员轮番上门对张新国做思想工作,但是张新国都不为所动,倔强地守着自己的房子。无奈的工作人员只好先放弃张新国一家,转而去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最终,沪亭北路的原住民除了张新国一家,所有人都搬离了之前的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楼房中。

2007年,沪亭北路工程正式开展工作,张新国一家也陷入了暗无天日的绝望中。四周全是工地废墟,震耳欲聋的施工噪音让张新国一家人备受煎熬。

但是最难受的还是工程结束后,张新国发现自己的房子竟然坐落在车道上。不仅堵路还十分危险,每个路过的司机都会大声咒骂。某天晚上一辆小轿车躲闪不及,更是直接冲进了张新国的院子里,墙面被撞出来一个大窟窿。而司机更是倒打一耙,起诉了张新国,说他的房子害自己出了交通事故。虽然最后法院驳回了司机的诉状,但是张新国一家还是有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张新国的子女受不了这种生活,纷纷拖家带口离开,宁可出去租房子住,也不愿意再受这种罪。这时的张新国已经后悔,只是好面子的他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

时任九里亭街道动迁主任的陆辉知道了张新国一家的事情之后,决定亲自去做张新国的工作。这个新上任的主任拎着好烟好酒上门,却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说搬迁的事情,反而是跟张新国交起了朋友,长时间的互相试探,张新国也逐渐放下戒备,两人也开始无话不说。

直到最后张新国才终于袒露心扉,说出了自己住在这里的困难,陆辉趁机表示,国家依旧会按照原来的标准赔偿。如果再坚持下去,那就只能得到一套房产了。最后,强撑了14年的张新国终于同意了,得到了迟来的4套房产和240万元的补偿款。

只是如今的240万元和14年前的240万元比起来,孰轻孰重,相信大家心中都很明了。看着这最后的结局,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