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件近代童服山西太原展出 展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图为刺绣垂辫狮子童帽(清代) 张云 摄 图为蓝地平绣花卉耳套 高雨晴 摄 山西太原,民众正在参观《绣罗童裳——馆藏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 张云 摄 中新网太原2月21日电 (高雨晴...

第十三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

图为浙江越剧展演。 梁照曾 摄 中新网周口2月21日电(王宇)2月21日,一年一度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祖会”拉开帷幕,作为“太昊陵朝祖会”活动之一,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

上海朱家角“信会”120年前大清邮局

“信会·角里”朱家角大清邮局120周年纪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大清邮局“角里客厅”举行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记者 缪璐)“信会·角里”朱家角大清邮局120...

导演王雷:拍好戏要允许试错慢慢“磨”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两代人、三个家庭,柴米油盐与家长里短……最近,热播剧《我们的日子》掀起了一股“怀旧风”,令一些观众感叹,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该剧由王雷执导,刘...

探寻汉字起源——到“华夏龙都”濮阳聆听“仓颉造字”传说

图为仓颉文化博物馆广场石刻 王迪 摄 中新网濮阳2月21日电(王迪)提到汉字的起源,很多人都会想起“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淮南子》《说文解字》等古籍记载中,正是这位“龙颜四目”的黄...

丝路上的“90后”演员:心之所向,把热爱变成了专业

2月19日,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恢复演出,开启2023年首场演出。 王文超 摄 中新网兰州2月21日电 (刘潇)“我是甘肃庆阳人,但我从小在敦煌长大,现在也在敦煌工作,在...

海南省代表团在印尼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中新网海口2月21日电 2月16日至20日,海南省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推介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促进双方人文交流,推动互联互通、旅游、教育、热带农业等重点产...

从青铜器“宅兹中国”铭文 看“中国”的最早出处

【“了不起的中国汉文字”系列——词语“中国”】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探古追昔,何以中国? “中国”一词,你知道是从何而来的吗?在几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它已然出现。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

岳飞的《满江红》为何这样“红”

翻开《全宋词》,你会发现有许多首《满江红》。电影中的《满江红》是岳飞根据词牌填的词。那么,词牌是怎么来的?《满江红》这个词牌又有什么含义呢? 词牌,就是乐府或者教坊的唱词格式名称。...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从何而来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春龙节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 它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

上海图书馆东馆打造中国首个“悦读森林” 延展室外阅读空间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部 谢梦圆 摄 中新网上海2月20日电 (谢梦圆)“常绿不拘秋夏冬,问风不逊桂花香。”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有片树林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片树林中不仅弥漫着若有似无...

六百年的故宫里 看文化与科技融合

游客走进故宫,看到的是皇城,是建筑,是文化。而看不到的,是背后的技术。 让科技与文化共生,让科技助力文化创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发展,是故宫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它历史悠久,也拥抱创新...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

北京将培育5家世界一流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到2035年各类博物馆超460座】 北京市文物局牵头起草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

青年奏国乐 古风古韵新表达 “俪人行”“青衫渡”再次登台

青年奏国乐 古风古韵新表达【“俪人行”“青衫渡”一周两次登台国家大剧院】 继2月12日“宝藏国乐”室内乐音乐会上激情呈现《满江红》首演之后,中央民族乐团女子室内乐组合“俪人行”和男...

从豫剧晋京展演看“豫剧现象”

《清风亭上》《程婴救孤》《三上轿》《黄金婵》《春满梨园—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由河南豫剧院二团、西安市豫剧团联合演出的“大戏看北京——豫剧晋京展演周”,将于3月16日至20日与首...

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 李一璠 摄 中新网陕西榆林2月19日电 (李一璠 阿琳娜)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1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

舞龙祈福迎“二月二” 多家老字号上线二月二“龙食”

舞龙祈福迎“二月二” 2月19日,北京舞龙协会在念坛公园举行舞龙祈福活动,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现场10支舞龙队为市民带来中华龙、空竹、大刀等传统民俗表演。 北京中...

21日晚十点前后迎来“二月二 龙抬头”

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龙抬头”指的是什么?几点能看到“龙抬头”?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

衍生于济南荷叶的“碧筒饮”的历史文化底蕴

夏夜,南宋诗人陆游在池塘边的柳树下,躺在太师椅上,望着天空中的星星,闻着阵阵荷香,就地取材做个碧筒饮,优哉游哉,溽热全无。他在《桥南纳凉》中描写道:“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2022北京“阅读盛典”推出阅读榜样助力建设“书香京城”

“金牌阅读推广人”颁奖现场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16日,在首都图书馆报告厅内,著名配音演员吴俊全和刚刚荣获2022年北京“金牌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投诉邮箱: vkhz@qq.com

合作微信(仅限“非工作时间”):点击跳转到扫码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