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父亲二三事

父亲从医70载,今已年晋耄耋,但他对中华医学的那一份执着与痴恋之情却丝毫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反而将此视为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事业和寄托。

 

家学渊源 幼承庭训

 

我家是名副其实的医学世家(祖父、祖母为中医骨伤外科,父亲系中医骨伤科,姑妈,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二姐夫,我太太、儿子和儿媳妇均为医师,19位家庭成员中就有12位医师),爷爷朱伯麟乃温州著名的中医骨伤外科医生,祖居康乐坊。爷爷苦心钻研,医术精湛,始终秉着“医者仁心”的理念帮助病人。但凡上门求诊的病患,有求必应,力求治愈,遇到穷病人,不仅免费给予治疗,还常常为病人施舍药费。碍于当时的医疗条件,爷爷决定亲自动手制药,因长期接触中草药粉尘,爷爷积劳成疾,在66岁时不幸死于肺癌。听长辈们说,出殡那天,各地受过他帮助的人们获悉噩耗纷纷起大早,满怀悲痛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丧队伍挤满整条康乐坊大街。

小时候,父亲跟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在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立定将来从医的高远志向。他少年时曾就读于林时芳儒医学馆,学古文读医藉,凭着聪颖的天资和一股韧劲,将生硬晦涩的医学书背得滚瓜烂熟并了然于胸,后又拜德艺双馨的名医白仲英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父亲得遇名师,刻苦学习,名师惜才,倾囊相授,奠定了父亲成为名医的基础。

解放后,他参加第一届中医师进修班,接受正统的中医内经、中医药理学及西医的解剖生理学学习。1957年,24岁的父亲受命赴省中医进修学院师资培训班学习,结业后返回原单位工作,并受聘于温州卫生学校、温州中医学校、温州医学院担任兼职针灸教师多年。在他的悉心教授下,桃李芬芳、人才辈出,他当年的学生目前成为市区各大医院的骨干和栋梁。同时,父亲继续在医院门诊从事伤骨科临床工作,因父亲工作认真、医术精湛,声誉日隆,被聘为当时的东风医院伤骨科主任、市中医学会理事及伤骨科学组副组长、地市委老干部的保健医师。父亲尽心竭力、不辞辛劳地为当时为官清廉的老领导、老干部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也因此使得他们深受感动、铭记在心,但父亲从不愿意借助这种特殊关系为自己和家属谋取私利,连为母亲调换工作时也因不想打扰领导而未能遂愿。

至此,父亲已成为温州地区名闻遐迩、家喻户晓的名医。

 

医者仁心 普济众生

 

在7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父亲始终秉持“体恤仁慈,行善积德,拯人于伤痛”的医德。他医术精湛兼待人和善,使得求诊者络绎不绝,他们或来自穷乡僻壤、或远及异域他国,父亲均能做到不谄富不骄贫,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病患。

父亲在骨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颇有造诣,记得一位内蒙古的高干罹患骨肿瘤,痛苦异常,他到北京各大医院求医,均被断定为不治之症。家属通过当时的医疗情报,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我父亲,刚做过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尚未痊愈的父亲不顾母亲的极力劝阻,毅然决然地飞赴内蒙古为得绝症的领导进行悉心治疗,减轻该领导的痛苦,从而达到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其生命的效果,为此,家属深受感动、满怀感激,虽然后来该领导辞世了,但到现在为止他的子女们还一直与父亲保持着联系,亲切地称呼父亲为大哥。

父亲每天不辞辛劳,有求必应,日诊逾百人,虽然不计个人得失,放弃补休,轮休,年休等节假日的休息,却依然无法满足病患的需求,他们往往会在父亲下班之后寻到家中继续求诊,于半夜三更前来敲门求医的也不在少数。当时,尚在读书的我刚好睡在最靠近门口的房间,听到“午夜惊魂”的急促敲门声,我难免对这些病患心生怨怼,父亲见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病人若不是痛苦至极,需要紧急就医,就不会在半夜三更冒昧前来打扰我们,身为医生要始终设身处地地为病患着想,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为医者就要时刻遵循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的谆谆教诲:“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我听闻后不免心生愧疚,自此不仅不再抱怨半夜登门的病人,还主动起床迎接他们,然后再唤醒父亲。父亲对待病患的赤子之心在我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也成为我们兄弟姐妹日后对待病患时所效仿的榜样。

父亲全身心地投身医疗事业,并将每位病人视为自己的挚爱亲人,正因为他有着这颗赤诚的仁心,方使得他的医术达到炉火纯青、愈臻高深的境界,因此,他不仅享誉全国,还驰名海外,病人遍布全球各地,不少在国外的华侨均不畏旅途劳顿,隔着千山万水专程乘坐飞机到国内找父亲看病,父亲几乎每天都被要求邮寄药物、方剂至世界各地,从而也在无形中使得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扬威寰宇。

 

虽然,父亲所学的是中医,但他从不会非议和排斥西医。早些年中央号召全国普及中西医结合,全国各大医院中学西,西学中蔚然成风,父亲积极响应号召,去医学院附属一医骨科向汤帮杰,李也白等名家学习西医骨科,学到了洋为中用的先进西医理论,并活用于中医的临床工作,为以后的医学交流、科研及撰写医学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他的中医临床经验与技巧也博得诸位名医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这些老前辈们虽然都可谓各自领域的楷模和典范,但他们却依然抱持着谦逊好学的态度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经常进行病人会诊与交流,并善意地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父亲从善如流、积极纳谏,使得自己的技术更臻完美,也与李也白教授结下很深的学术友谊,成为莫逆之交。

父亲始终认为“弘扬古法、裨以今长、知西扬中,兼收并蓄”方为医者之道,他坚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进行骨伤科疾病诊治,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佳绩迭出。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千年而不衰,历百代而璀璨,正是因为中国人有着宽阔包容的胸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曰:“见贤思齐焉!”正因为中国人懂得不断汲取众家之所长,才能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绵延下去。

因着他的博大心胸和长期熏陶,我们子女也都纷纷痴迷于医学,将此选择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根据各自爱好分别选择学习中医或西医,其中大姐朱丽平、二姐朱丽臻和妹妹朱丽丹继承了他的衣钵。我和太太、儿子及儿媳妇等人所学的均为西医。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父亲不仅专心临床实践,也勤于笔记,他将自己的临床心得、案列报告总结为医学理论和学术见解,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为后辈留下宝贵的医学借鉴财富。其中尤以《中草药治愈骨肿瘤与窦道性骨髓炎实例》论文最受推崇。

父亲在从医从教之余,时时关心时政,心心念念要为国家百姓奉献自己的人生。“苦心人,天不负”1983至1992,父亲众望所归连续二届当选为市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履行神圣的职责。1991年,父亲因业绩出色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和突出贡献者,省卫生厅还为他颁发荣誉证书。直至1993年,已年届六十的父亲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光荣退休。退休后,他被聘为医学专家门诊部伤骨科医师、友好医院院长、建国医院医事顾问等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父亲在退休后退而不休,甚至比之前更加忙碌了。每天,总有跋山涉水,慕名从远道而来的病人上门求医,家里可谓门庭若市。对此,父亲毫无怨言,不敢懈怠,总是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为每一位病人诊治,使得他们药到病除,也因而使得病人更加源源不断、接踵而来,他却从不喊苦、喊累。我想能够每天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病人解除痛苦或许就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他从中所获得的内心的充实、精神上的愉悦和人格上的提升,就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指引着他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探索。

2019年以来,父亲罹患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我们子女都不断地劝慰父亲该放下事业,好好休息一下了。可父亲非常执着,他说一日从医,便要终生奉献,认为自己目前还能走动,脑子还清醒,便依然可以发挥余热,为病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亲因罹患尿毒症于半年前需要不断予以血透治疗,他也在无奈之中彻底放下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但他披肝沥胆、殚精竭虑为医患服务的精神却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进。感谢父亲的学生们,瓯越名医何炯成,瑞安名中医郑润杰、乐清名医朱剑中、倪阿拾、黄忠强等,他们将朱氏骨伤科进一步发扬光大,影响浙南地区,令父亲与我们一家深感自豪和宽慰。

 

 

(注:本文作者为朱鹤医生的独子,现为温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温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搜索建议:记父亲二三事  记父亲二三事词条  
热传

 隐瞒精神病起诉离婚需要哪些证据

一、隐瞒精神病起诉离婚需要哪些证据?1、提供结婚登记证书。提供结婚登记证书的目的是证明双方存在婚姻关系。如果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要求离婚的,应提供下落不明一方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