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造车势力大洗牌!小鹏上市即翻车,华为开局王炸

时间:2022-10-13 20:28:46 热传 我要投稿

作者:子成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美团创始人王兴在朋友圈说了这么一段话: “未来两三年就要看‘理蔚华’(理想、蔚来、华为)了,不管哪家赢,中国都会赢。”

很明显,在王兴的眼里,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小鹏已然掉队,华为顶了上去。

01

号称50万内最好SUV,刚上市就翻车

“50万以内最好的SUV、充电销量远超特斯拉Model Y、NVH可媲美GLS迈巴赫、2023年月销量超越奥迪Q5、保时捷是燃油时代的标杆,小鹏G9是这个时代的标杆……”

9月21日晚,在小鹏G9的发布会上,创始人何小鹏几乎是叫板了半个传统豪车圈。

但现实情况却是, 这款被小鹏汽车寄予厚望的车型,一经发布,就引来了一片吐槽。

因为毫无诚意、极不合理的紊乱定配和定价,小鹏G9迅速招来一众准车主和潜在消费者的狂批,不少意向车主干脆直接选择了退订!

“我只看到了价格是豪车标杆”

“不同版本车型配置复杂无比,让人根本看不懂!”

“宣传的卖点并非标配,吹上天的配置全都要加钱”

“这两天赶紧跪下来磕一个,马上调整配置和价格”

这是小鹏汽车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新车发布后同时被车主和媒体人“围攻”的情况。而他们此前向来是小鹏汽车最坚定的支持者。

“我们将立即整改、重新定配定价,限时48小时,一定让大家满意。”对于用户们的愤怒,何小鹏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当场作出上述表态。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也不假。正当小鹏汽车这边火急火燎收集修改意见方案之时,理想汽车又见机“补刀”,原计划11月发布的理想L8突然提前至一周后(9月30日)发布,价格定在40万以内,定位恰好与小鹏G9有所重合。

此外,理想汽车CEO李想当天还点赞了一条汽车大V发起的投票微博,内容显示 近80%人认为小鹏G9定价高于预期。

有人调侃评论道:“小鹏还在刚发布G9就摔倒的懵逼中没有缓过来,理想顺手抱起来再给小鹏一个过肩摔。”

9月23日下午,小鹏汽车拿出了整改方案:事先宣传的卖点,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标配;Pro版和Max版本标配5D音乐座舱,这也是小鹏G9的一大明星卖点;此外,全系车型还变相降价了2万多元。董事长何小鹏在转发时也说了一段话: 大家的声音和建议都收到,已安排。原则就一条:“让客户爽到最重要!”

在这条博文下面,有人点赞“配置价格正常多了、这才是新势力应该有的态度和反映速度”。有意向车主愿意继续支持小鹏,当然,也有人已转身投入到别家的怀抱中。

理想汽车老板李想在小鹏汽车G9更改方案发布后,又点赞了一条投票微博,内容是:G9调整配置后,30万-40万区间新能源SUV大家会怎么考虑?结果显示理想L8多于小鹏G9,并大比例高于其他车型。

事实上,新车上市后既改配置又改价格的情况,在汽车行业内也是极为少见的。因为 这既伤面子,又承认决策失误,伤里子。 也意味着从生产制造到营销销售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出改变,成本将大幅上升。

G9失败的定价策略也让多位小鹏车主认为,小鹏这是 “为了赚钱,不顾用户体验” 。但实际上,G9“操之过急”定配定价方案背后,正是小鹏长久以来难解的高成本、低毛利问题。

02

高价低配的背后

在造车三大新势力中,小鹏与蔚来、理想相比,毛利率始终处于垫底水平。

为了提升毛利率,通过走量更快实现规模是小鹏汽车优化业绩的主要途径。 虽然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称“小鹏P5的销量已经达到了预期”,但实际情况却是,作为小鹏汽车在过去一年的唯一的一款新车型,销量明显不符合“走量车型”的定位。

《次世代车研所》统计发现,自去年10月开始交付以来,小鹏P5截至今年8月底的交付量甚至比P7还少了2万多辆。而在小鹏汽车内部,似乎也已达成共识,在销量上不能单纯依靠小鹏P5来扛旗。于是冲击销量的重任落在了G9身上。

在之前的Q2会议中,何小鹏也称,G9不仅可以帮助小鹏汽车实现销量增长,也有助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而小鹏汽车的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5%以上。而这也是小鹏汽车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作为三大造车势力之一的小鹏汽车,与蔚来、理想两位同行一开始就迈步高端定位不同。为了抢夺市场,打造差异化竞争, 小鹏汽车最初的车型定位都是智能化配置远超对手,但售价却远低于他们 ,这种策略导致的后果便是利润的难以转正和低毛利率的事实。

如今, 随着上游行业电池价格的上涨,更是挤压了小鹏汽车本就不高的毛利率。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仅为10.9%,低于去年同期,继续垫底。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为21.5%,蔚来为16.7%,都远高于小鹏汽车。这也导致小鹏在发布Q2财报后,美股港股双双下跌。

小鹏汽车财务数据,来自财报

此外,挤压小鹏汽车毛利率的,还有 巨大的研发成本。

在何小鹏看来, 智能化是小鹏最核心的优势。 在“智能化”的驱动下,小鹏汽车在研发上一直属于烧钱模式。在“蔚小理”中,小鹏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是最高的,这也为它带来了更大的财务压力。

这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去看。其一,在起步阶段,新势力几乎都加大了前期的研发投入。2019年,蔚来的研发投入占比在50%以上,而小鹏的研发占比高达89.2%。其二,在全年销量接近十万辆后,小鹏的研发占比仍是新势力中最高的。截止今年第二季度末,小鹏汽车研发投入累计超110亿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报告 制图:节点AUTO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鹏G9发布之前,特意为其自研的超快充技术举行了一场“2022小鹏超级补能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亲自上台演讲,并展示了国内首个800V高压SiC平台技术,称用户将享受到“充电5分钟,续航超200公里”这一充电速度。

不过有专业人士称,800V高压快充方案优点很多,但其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成本高。在汽车分析师张翔看来,如果只是盲目地堆砌新技术,却不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的实用性,那么为了新技术而增加的成本与售价,或将成为车企发展路上的阻碍。

03

小鹏掉队,华为顶上

“造车是一场典型的马拉松,刚开始不要太靠前,前二前三是最舒服的,中后期再发力。”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只要保持当前的位置,做第一梯队的主力军即可。但现实情况是, 小鹏汽车的第一梯队位置恐怕都保不住了。

从9月份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上看,可以分为比亚迪和其它。按照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9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01259辆,这也是比亚迪首次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再次创下单月销量纪录,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数据来源:官方发布 整理:电子发烧友网

其他方面,传统汽车巨头们的“亲儿子”争相崛起,开始挤压“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根据销量榜单可以看到,排在小鹏汽车前面的既有传统车企的新品牌广汽埃安,也有后来居上的华为问界、哪吒、零跑之类的新势力。从前的国内电动车竞争只存在“蔚小理”之间,现在后浪们已经赶上来了。

得益于余大嘴的造势, 这里面最有热度的当属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的问界系列。 继8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并创下新能源车企最快销量破万的记录之后,9月再次破万,保持住了这份优势。

在带货问界的过程中,余承东可谓是火力全开:“第一年干翻特斯拉,第二年把BBA干掉;”问界M7“将完全超越丰田埃尔法、超越所有的高端豪华MPV”;“现在买燃油车就像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余承东常被嘲讽“吹牛说大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每一次豪言都相当于一次热搜,而与之相对应的, 问界也获得了巨大的流量曝光度。

作为新能源造车领域的后来者,问界系列用每月过万的销量超越了前辈小鹏汽车,也保证了余承东的每一次嘴炮都打下了一块阵地。换句话说,余承东的“嘴炮”也是问界销量增长的幕后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从官宣和华为一起造车后,赛力斯这家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车企,如今市值也已经超过了小鹏汽车。 这也无怪乎王兴直接把“蔚小理”的称呼变成了“理蔚华”。

今年国庆节,美团创始人王兴在朋友圈评论称:“未来两三年就要看‘理蔚华’(理想、蔚来、华为)了,不管哪家赢,中国都会赢。”

在王兴的眼里,小鹏已然缺席,华为顶了上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