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什么是安全?

时间:2022-05-03 06:28:23 热评 我要投稿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辞海“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4个释义是:“平安;安全(跟‘危险’相对)”,并举出“公安”、“治安”、“转危为安”作为例词。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辞海》对“安”字的第一个释义就是“安全”,并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含义上举了《国策·齐策六》的一句话作为例证:“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   当汉语的“安全”一词用来译指英文时,可以与其对应的主要有safety和security两个单词,虽然这两个单词的含义及用法有所不同,但都可在不同意义上与中文“安全”相对应。在这里,与国家安全联系的“安全”一词,是security。按照英文词典解释,security也有多种含义,其中经常被研究国家安全的专家学者提到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是指对安全的维护,指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没有危险”包括没有外在威胁和没有内在疾患两个方面。   “没有威胁”虽然不是安全的特有属性,但却是“没有危险”这一安全的特有属性必然包括的内容。事实上,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没有危险”包括了没有外在的危险和没有内在的危险两个方面,其中没有外在的危险就是没有外在的威胁,没有内在的危险则是没有内在的疾患。   从外在方面看,“没有威胁”由主客体(不是主客观)及其所处条件等三方面因素或原因综合决定的。   从主体上说,“没有威胁”是由于主体具有免除威胁的能力,即自身的强大或特性使某些外在因素对其不构成威胁,也就是自身免除了这方面的威胁,因而“不受威胁”。   从客体上讲,“没有威胁”是指关系对象、生存环境等客体或者由于没有威胁特定主体的能力因而不构成对主体的威胁,或者由于没有威胁特定主体的表现和行为因而不构成对主体的威胁。这都使主体处于“没有威胁”的安全状态。   在主客体关系中,有时主体并没有避免某种威胁的能力,客体也对主体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但由于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这种威胁根本不可能实现,主体因此也会处于一种“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例如,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一个人站在外面看,假定关老虎的笼子绝对安全可靠,那么虽然这个人作为主体并没有避免老虎威胁的能力,老虎也有威胁人的能力、表现和行为,但是由于安全可靠的笼子的存在,便使人避免了老虎的威胁,使人处于“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这是客观条件的原因造成的主体“没有威胁”的状态。   安全所要排除的不仅包括外在的威胁,而且还包括内在的“疾患”。如肌体生病、组织内乱等等。内在“疾患”虽然不是外在威胁,但对主体来说却是危险。外在的威胁和内在的疾患,都可以归为危险。对这两个方面的全部排除便是没有危险,也便是安全。   总之,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中既包括外在威胁的消解,也包括内在疾患的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