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为什么有人把《红楼梦》和《小时代》相对比?

时间:2022-04-16 19:49:56 热博 我要投稿

这个问题很简单,其实在作者郭敬明《小时代3.0 刺金时代》中就说明白了,他本身就是在模仿红楼梦来设置后续的情节。

小时代中四位姐妹花是大学室友,她们都有自己的男朋友或者是喜欢的人,这些人融入了她们的圈子共同形成了一个小集体。每天都围绕着这个集体中发生的事情来推动剧情。

刚开始是男女之情的情爱矛盾,姐妹花自然要仗义两肋插刀,因为爱护彼此而互相争执再互相原谅和好。这段还比较好写,有误会再解开,再在大学里做一些单纯的事情调节一下整本书的气氛。

但是到后来时间线不断往后走,她们都从大学里毕业了,要找工作了,如何继续描写时代姐妹花的之间的感情,就是个难题了。

一种方式就是分开写,分别描述四位主人公的经历,描述她们互相遥远地支持,在朋友最难的时候给予精神鼓励。类似的电影有《牛仔裤的夏天2》,也是四位女生朋友,继续从牛仔裤中获得了友情的支持,但是相对于第一部电影来说,互动明显减少,而且越走越远,很难以就这个主题拍第三部电影。同样,这种有精神鼓励但是越走越远,分开写个人的写作方式,很难以维持小说连载的长度和热度。

另一种方式,就是主人公们阴差阳错还是在一起工作或者生活。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场景下描写多个人物,展现她们之间的喜怒哀乐。全部安排在一个公司,不太好写。因为小时代的剧情推动大部分靠的是人物自身挑起矛盾冲突,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压迫,所以在工作场合这个需要压抑个性的地方,很难以展开写。那么最好就是放在一起生活,像《老友记》一样,天天在一个屋子里晃来晃去。

就这样,作者选择了模仿红楼梦,安排顾里租了一个超级大的别墅,又给一干众人安排了各自的房间。有一半的剧情和尬撕都发生在这个家里。包括最后一场导致众人各自离开的重头戏,也放在这个别墅里。

这就正像是《红楼梦》里姐妹们和宝玉一起搬进了大观园,一起玩耍,结诗社,生活在一起。却又因为一些变故又各自离开,留下宝玉一个人黯然神伤。

通过这个过程来加深观众的遗憾,触动观众的感情。

原文林萧在Neil离开他们的共同居住的别墅之后,倍加伤感,她想到了她看过的红楼梦。

“这一次,当我看完了整本《红楼梦》之后,我感觉像从一个很深很深的梦境里浮了出来,那些人真痛苦啊,活得那么精彩,又那么凄凉。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那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说实话,因为作者模仿了《红楼梦》,让《小时代》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通过现代人的演绎,加深了我对《红楼梦》地理解,理解了大观园在这本书中的地位。而且作者模仿着循序渐进地铺垫小矛盾,让最后争端的大爆发显得合情合理(虽然功力有些差)。

尤其是在最后一场争执的高潮戏之前,铺垫林萧对南湘说不出的嫉妒和怨恨,眼看着一个平时红颜薄命的女生就这么凭借自己的姿色和能力轻轻松松地得到了她自身努力了三年都没有得到的东西,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她的怨毒,刻骨铭心的仇恨,很细腻很写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会遇到。

其实,小说在众人分崩离析的时候,就该结束了。真实的结局应该在这里。大家各奔前程,再聚首,也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作为顾里和林萧的陪衬。但是作者为了安慰大家,写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至少到最后他们也都还是在一起。

这本小说,我欣赏的点就在于,我能通过看小说回忆起我青春期的那些难以言说的嫉妒和落寞,什么时候我能把这些事情都看破看淡了,什么时候我就成长了。什么时候我能不为郭敬明的小说心动了,什么时候我就其实有了自己比较固定不动摇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时代》和郭敬明的其它的一些小说,始终在我最爱的书单上。下次有机会,讲讲郭敬明的其它小说,情节也很精彩。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