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国外媒体案例大集合·上 | 你想要的 我都有:介绍、特点与转型

时间:2022-04-19 08:43:40 热议 我要投稿

看一眼倒计时,就不说废话了,不然推送太长,浪费你们时间。 本推送分为上下两期,包括且不限于如下媒体: 纽约时报、BBC、FOX、Buzzfeed、FaceBook、ProPublica、SnapChat、Times、CNN、英国卫报、美联社、路透社、NHK、《华盛顿邮报》、HULU、Netflix、apple+、迪士尼+等等等 希望大家在考试的时候,面对国外媒体,再也没有盲区。就像人民日报与央视一样,都是老朋友,没再怕的。 老牌绅士《纽约时报》 媒体概括与特点 《纽约时报》在1851年由雷蒙德创刊,以严肃报道为己任,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收购了濒于破产的时报。奥克斯在接办《纽约时报》时就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1897年奥克斯提出了《纽约时报》的格言:“所有值得印刷的新闻”。这个格言被公认为对“黄色新闻界”的挑战。美西战争黄色新闻时期,《纽约时报》作为严肃新闻销量依然稳步上涨,突破10w。 开放自由的社论、严肃认真的报道、立场中立的国际新闻、超党派的政治报道、严谨准确的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又被称之为“档案记录报” 转型实践与作品 ▶2010年起,纽约时报启动2020工作室,正式开启付费订阅道路,未来三年内,纽约时报的营收超过fb和buzzfeed稳居第一 ▶2016年,vr纪录片《流离失所》成为虚拟现实报道的里程碑;同年,《纽约时报》组建音频团队,开启新栏目《每日新闻》,完成了与公共广播领域的跨界;vr纪录片《流离失所》成为虚拟现实报道的里程碑。 ▶2017年,纽约时报AR应用——arusama; 开启专题《真相》以应对后真相时代。 ▶2018年,纽约时报完成了媒介融合,重整旗下工作室,开启了数字化驱动新时代。 评价与应用 《纽约时报》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仍然为那些创造它的人说话,只为那些创造它的人,没有畏惧或偏爱地说出它认为的真理”。作为严肃报纸的《纽约时报》始终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阵地,2019年《纽约时报》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财务状况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详尽调查,该调查揭示了一个偷税漏税的商业帝国,荣获普利策调查报道奖。 在维系严肃的同时,《纽约时报》同样不忘拥抱新技术,自2010年开启数字化转型后,《纽约时报》几乎走在了新技术的最前端。 而《纽约时报》的一系列转型也为我们提供了数字化时代严肃媒体转型的蓝本: 如何兼具内容与深度,如何在碎片化时代补货人们的注意力。 政治观察家《华盛顿邮报》 媒体概括与特点 1877年斯蒂尔森·哈钦斯创办,1972年《华盛顿邮报》首发文章报道水门事件,对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4年的辞职起到关键作用。1980年发表了珍妮特·库克所写的有关一名8岁儿童吸食海洛因的文章,随后获普利策奖。后被曝光为虚构人物,收回奖项,这对新新闻主义与非虚构写作造成了重大冲击。 《华盛顿邮报》150年间获得18次普利策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媒体之一,提供了当代新闻调查的新思路,并且创立了新闻报道、发表和阅读的新模式,同时在美国国内政治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转型实践与作品 ▶2013年11月18日,老牌企业“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更名为格拉汉姆控股公司,原因是旗下主力报纸《华盛顿邮报》已经转让给了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 ▶2016年,Washington Post Video出世,这意味着邮报视频业务的一个转型——从长篇叙事的电视风格内容转向为简短的数字化格式和内容。 ▶2017年,华盛顿邮报开启了其Discover频道的内容,邮报与Snapchat一起探索,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提供了新闻平台的新模板。同年,华盛顿邮报推出turth teller,开启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事实核查 评价与应用 《华盛顿邮报》开启传统媒体倒融合之先河,也为中国的媒体倒融合,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收购,诸如封面新闻等做了一个示范,究竟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节奏与方式,如何更好的将深度内容与数字化相结合。 2019年《华盛顿邮报》记者CarlosLozada在阅读关于审查政府和美国经验的书籍时,以热情和仔细犀利的分析写出了大量优秀评论和散文,获得普利策新闻批评奖。记者Lorenzo Tugnoli通过图像展示了也门的大饥荒,获得特色摄影奖。 高端路线《卫报》 媒体概括与特点 《卫报》(The Guardian)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 由约翰爱德华泰勒创办。该报注重报道国际新闻,擅长发表评论和分析性专题文章。 《卫报》成了严肃的,可信的,独立的新闻的代名词,是一份定位于高端市场的主流大报,但《卫报》还一直保留自己的左翼立场,在英国,人们也把《卫报》戏称为愤青报纸。2014年因报道棱镜门获普利策奖。 转型实践与作品 ▶2017年10月以来,《卫报》推出了移动新闻阅读格式“Smarticle”。“Smarticle”专为《卫报》的移动客户端设计,旨在为读者提供与新闻事件最密切相关的叙事元素,以大数据的样态呈现内容。 ▶2019年新推出了「Today in Focus」的栏目。是人工记者播报新闻,并且会启用当事人的原声进行播报,创造一种“沉浸式新闻”的体验。 ▶2019年4月是《卫报》扭转3年亏损的里程碑的一年,也因其独特的会员制付费模式,分等级进行会员付费,还能共享付费并且进行知识分享,算是赶上了知识付费的大潮。 评价与应用 共青团中央于今年七月发文批评《卫报》,称在《卫报》笔下,因为是中国,所以怎么做都是错的。在2017年时,英国《卫报》曾刊登了一篇标题为“中国兴盛的中产阶级正在导致亚洲的有害电子垃圾堆积如山”的文章,称中国是导致亚洲有害电子垃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在中国实行垃圾分类的今天,卫报依然认为抛出了中国是在搞“环保威权主义”和“环保独裁”这些荒诞的言论,甚至还把中国推进垃圾分类和节能减排等环保工作的行动说成是“面子工程”。 如果要举例新闻框架、意识形态、霸权主义,《卫报》或许是个好例子 电视楷模CNN 媒体概括与特点

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的英文缩写,由特纳广播公司(TBS)于1980年创办,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新闻节目,CNN国际新闻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全球直播新闻报导,全球超过二百一十个国家及地区均转播CNN的新闻。

CNN是所有新闻媒体中率先开创了24小时滚动新闻播报、现场直播等方式。1990年,在美国其他机构不知情的情况下,CNN率先报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声誉大振。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CNN记者率先采用“卫星电话”,以第一人称现场描述的方式直接播报战况,第一个发出现场报道。此后,CNN以全面连续的滚动式报道方式,奠定了它在媒介中的地位。

2008年,推出“CNN通讯社”,并开始与财务吃紧的美国报纸合作,低价抢攻新闻通讯社市场,意图取代世界最大通讯社美联社的地位。 转型实践与作品 ▶2015 年 10 月,CNN 推出了“伟大故事”(Great Big Story)视频应用。CNN 的这个数字创新主要关注短视频生产,而不是突发性新闻视频,因此该移动应用频道生产的视频具有明显的纪录片风格。 ▶ 2016 年美国大选中,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 年 4 月,CNN 推出了个以数据为中心,专注于政治新闻报道的应用程序一 CNN Politics。 利用独有的数据驱动故事和数据可视化,帮助选民了解谁赢得选举; 来自政治新闻一线全面的选举数据、突发性新闻和视频报道; 个人化提醒和推送,让用户跟踪把握选举的发展态势。 ▶ 2016 CNN 宣布成立了无人机新闻部门“CNN AIR”,该部门由两个全职无人机操作员和十几个规模不等的无人机拍摄团队组成,这是美国第一家无人机新闻报道部门。 ▶ 2017CNN 正式成立了“CNN 虚拟现实(CNN VR)”报道 评价与应用 CNN一直以来出奇制胜的法宝都是“抢到独家新闻,我们就能击溃任何一家广播公司”。通过引入最新设备和技术,用最快的时效传播信息,播报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CNN始终都以突发性新闻为特长,而正式这个特长,让CNN在报道2019年英国集装箱藏尸案的时候,在没有任何调查与证据的情况下,直接认定集装箱内为中国国籍,并进行“偷渡”联想。 不过还是要说一句,作为美国媒体的代言人,CNNA或许快,或许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是没有真实的新闻,永远不配称之为新闻。 原生与转型的buzzfeed 媒体概括与特点 2006年buzzfeed创立,作为一个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认为,分享比搜索更重要。因为随着Facebook和Twitter的崛起,人们更多是通过分享而不是搜索获取内容。在这个理念指导下,BuzzFeed将自己从为了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内容优化的压缩实践中释放出来。 同时与buzzfeed一起崛起的,还有他著名的商业模式:原生广告以及其独特的新闻生产模式:众包新闻。 原生数字新闻之死 Buzzfeed拆分了新闻和视频两大业务2018年11月29日,华尔街日报追踪报道,说 BuzzFeed计划裁员8%,同时重组广告部门。美国数字媒体的这个领头羊发现,它发明的“原生广告”原来并不能果腹,必须转型寻找其他的生路,而2019年, BuzzFeed几乎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公共与社会价值Propublica 媒体概括与特点 ProPublica是一家非政府、非盈利性在线新闻网站,它在2008年于纽约市曼哈顿区建立之初便致力于关乎公众利益的新闻报道。ProPublica的名称出自拉丁语“pro publica”,意指“为了人民”。ProPublica的记者与多间新闻机构一同合作进行侦查报道。 2010年,ProPublica记者Sheri Fink和《纽约时报杂志》获普立兹奖(侦查报道奖),成为首间获得普立兹奖的网上传媒。 三大经典作品 ▶ 《记录仇恨》揭示了美国刑事司法最紧迫也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角落:仇恨犯罪。 面对数据的匮乏,他们创建了一个提交表单,邀请仇恨犯罪的受害者或目 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到目前为止,他们收到了5000多条信息。 同时,他们还组建了一个多达 1 3 0 个新闻编辑室的联盟,通过收集和核实消息,帮助他们进行新闻报道。 ▶ 《等待的游戏》是一个新闻游戏,讲述5名寻求庇护者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他们抛弃一 切为了安全来到美国,却发现旨在保护处于危机中的弱 势群体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玩家扮演寻求庇护者的角色,可能要经历多年的等待,由此对寻求庇护者的遭 遇有更深的理解,这是传统的故事所无法企及的。 ▶ 《母亲已逝》揭示了每年有700至900名妇 女死于与怀孕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 ProPublica将观众的参与看 作是增加报道点击量的机制,而且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报道的动力。 他们以一个问题“你知道有人死于难产或差点死于难产吗?”来调 查孕产妇健康,收集了近5000个受产科并发症或死亡影响的母亲和家庭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报道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价与应用 ProPublica的几大核心优势:去多媒体化、做单一但深入的新闻;学会分享,利用社交媒体和用户力量;公开透明,建立公信力;去广告化 强调公共利益以及与媒体合作,取长补短。 2019年ProPublica的记者Hannah Dreier对于纽约长岛上的萨尔瓦多移民与国际犯罪团伙MS-13斗争进行了记录与描述,获得了普利策非虚构写作奖。可以说ProPublica是当下数字化时代新闻公共属性与社会价值最好的代名词。 时代记录者《Times》 媒体概括与特点 《时代周刊》创立于1923年,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特为新的日益增长的国际读者群开设一个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时代》创刊时宣称,它旨在使“忙人”能够充分了解世界大事。该刊的特色是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并提供背景材料,进行分析解释。《时代》的口号是:“《时代》好像是由一个人之手写出来给另一个人看的。” 评价与应用 《时代周刊》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明显,自始自终《时代周刊》都在以内容为己任,专注呈现新闻与价值。近一年《时代周刊》被讨论最多的内容即2018年度企划《打破沉默的人》,承接世界范围内容的me too运动,捍卫女性权力。体现其新闻的价值与风骨。 社交、新闻与再封建化的FB 关键词一:社交媒体平台 Fb所构建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组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集成中心,个人信息、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量内容涌动之下,平台背后的控制、隐私等问题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核心。 关键词二:数据泄漏与隐私保护 2019年7月,fb公司同意支付创纪录的50亿美元罚款,并对保护数据隐私的措施加强监督,以结束联邦政府一项旷日持久的调查。 关键词三:事实核查 2019年6月,Facebook悄悄关闭了图谱搜索(Graph Search)。这个搜索引擎于2013年推出,事实核查员可以利用它描绘平台内的信息网,找到虚假新闻的来源。之中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引入人工进行事实核查。 关键词四:全球化与再封建化 史安斌老师认为:一旦传统与媒体选择进入脸谱网构建的新闻产品矩阵中,传播的公共性逻辑就会被彻底的改变,社交媒体成为了信息与受众之间的最终把关人,带来的是整个传播权利结构的变化 剩下的 我们明晚再见 ABOUT US - 我们的产粮囤积地 - · · · · · · · ··· · · ··· ·· · ·· ·· 俺们的热点押题宁来康康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