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杨过对郭靖究竟怀着怎样的情感?

时间:2022-04-21 17:40:23 热评 我要投稿

文/简书作者:何钟隐

这次要说一个新发现。

看到这个题目大多数人都会说:“这还用说,当然是父子感情呗!”

这种感情在原著中一目了然,我不想多说,今天来说一种含蓄的却在原著中多次出现的感情。

先说这种感情,那就是对手之间的相较之情。前期可暂且称之为“高山情怀”,后期则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对手相较之情了。

先看原文中重阳宫前郭靖大显身手时小杨过的心里活动——

杨过在一旁瞧得心摇神驰,惊喜不已,心道:“将来若有一日我能学得郭伯伯的本事,纵然一世受苦也是心甘,”但转念想到:“我这世那里还能学到他的本事?只郭芙那丫头和武氏兄弟才有这等福气。郭伯伯明知这些臭道士的武功远不及他,却送我来跟这些臭道士学艺。”

郭靖以一人之力打得全真教上下毫无还手之力,这在一个从未见过太多武功的小子心里会烙下怎样的痕迹?《诗经》中有一句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杨过此时的心里就是这般模样,对郭伯伯的崇拜和敬仰当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郭靖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所谓“高山情怀”,也自此而来。也就是从此刻起,那种“相较”的情怀已悄悄埋下了种子。

再看文中另一段伏笔——

小龙女但觉得如此安稳过活,世上更无别事能及,但想他留恋红尘,终是难以长羁他在荒山之中,于是道:“过儿,咱俩的武功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伯、郭伯母相较,又是怎地?”

杨过道:“那自然是远远及不上。”

小龙女道:“你郭伯父将功夫传了他女儿,又传给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们仍会受他欺辱。”

要知道,若说天下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杨过的性子,那便是小龙女。小龙女知道杨过恋红尘,想要留下他,思来想去没有办法,最后竟然用和郭靖武功相较这一方法,成功让杨过暂时打消下上的想法。这原因何在?我想最重要还是那场重阳宫大战的情景给他留下太深印象了,别说打败郭靖,就算是郭靖的徒弟郭芙和武氏兄弟,此时他也不敢夸下海口。

这便是前期杨过对于郭靖的情怀,敬仰之情,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得到郭靖的赞赏,郭伯伯夸他他便喜不自胜了。这点从他大胜关大显身手挫败金轮法王的阴谋便可看到,杨过是一个表现型人格,后期和郭靖相较,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再说后期,和小龙女分别,他在江湖上流浪的阶段,读这一段故事时,我总在想,杨过在江湖上闹出了这么大动静,身为江湖实际上的“武林盟主”的郭靖和聪明绝顶、料人先机的黄蓉竟然丝毫不知,连神雕侠的名号和来历都不知道,这显然不和常理。就算杨过和郭家人隔阂太深,也不至于十六年音讯丝毫不通,最后竟然是十六岁的小女孩儿郭襄找到了他这位“大哥哥”,才算让神雕侠走进武林巨头郭靖和黄蓉的世界里。

这显然不和常理,或者说非常合乎实际,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杨过故意不让郭靖黄蓉知晓。杨过戴着人皮面具说是为了躲避熟人,这之中的“大熟人”郭家人便占了大部分。

杨过为什么要躲避郭靖?窃以为他有一种想法:“郭伯伯你不是大英雄吗?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在襄阳必然望尘莫及于你,但我可以去江湖,在江湖里行侠仗义,提高自己的声望,总有一天我回去襄阳和你一比高下!”

其实这种比较在写作上也很常见。比如金庸和古龙,金庸把庙堂之高、侠之大者、市井小民写绝了,古龙想出头,又写不过人家,怎么办?有办法——你写庙堂之高,那我就把阵地移到江湖之远,总有一天,武侠上面总会与你比肩。

后来襄阳城杨过送郭襄三件礼物便是为此了,说是送给郭襄,实际上只有那一场绚丽却异常短暂的烟花和那一句“小妹子,我来得迟了”真正属于郭襄。

说到这真的感觉杨过对郭襄太不厚道,来给人过生日,礼物实际上是给郭靖黄蓉的见面礼,也是另一种的炫耀——我终于可以和你郭伯伯一样为国为民了,因为我的实力已经足够和你在江湖上比肩。

杨过的这种心理进攻原著上也只有一个人微微领略到,那便是聪明绝顶的黄蓉了,且看黄蓉在文中如何对郭靖说的——

黄蓉道:靖哥哥,丐帮推选帮主之事,不如早几日办妥,否则迟到襄儿生日,恐百草仙等人真的到来,襄阳城中龙蛇混杂,或有他变。”

郭靖道:“我却有另一个主意,咱们索幸在三月二四推选帮主,大大的热闹一场。”

黄蓉道:“我只怕他们只是借祝寿为名,却是存心捣乱一场。自来树大招风,人怕出名,只怕这天下武学之士,倒有一半不愿你做这武林盟主呢。”

当时江湖的格局是郭靖黄蓉一家独大,他们也没想到杨过会忽然崛起,达到能与他们比肩的地步,是以黄蓉只是想到这些人是来夺武林盟主,没有料到是杨过来表演获得郭靖的肯定的,进而达到和郭靖相提并论的侠义之名。从杨过精心准备着三件事来看,让我怀疑和郭靖相较这种想法是酝酿许久的。

除了这些赤裸裸的表演情节,原著上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桥段,比如杨过和黄药师在酒楼十六年后重聚的一段——

两人哈哈大笑,重行归坐,斟酒再饮,黄药师道:“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未有小婿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落英神剑掌便输却一筹了。”

杨过为什么自创掌法时故意取雄浑之意?黄药师为什么说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可以和“降龙十八掌”比拟?这里边有多少相较的意味我自不用多说了吧。我想杨过在创这套掌法时也许会想:“你郭伯伯的降龙十八掌不是天下无敌吗?不是以掌力雄浑取胜吗?那你来看看我这招"拖泥带水’吧!”

我想,这便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这便是不服输的精神。金庸很擅长写这种英雄之间的相较,比如在《神雕》中令人扼腕的林朝英和王重阳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林王两位名是刀明枪的干上了,而杨过是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卑微的姿态一步步达到与郭靖相较的地位。

后来,华山绝顶第三次论剑,算是给杨过的努力加上了政治的意味,表示你的努力和实力已经得到了官方认可。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那就是杨过和郭靖在“新五绝”中的继承性。杨过称“西狂”,郭靖称“北侠”,要知道原“五绝”中的西和北是谁,那是“西毒”和“北丐”,两个人做对手做了一辈子,到死方休,杨过和郭靖继承二人,他们俩之间含蓄而细微的感情自是不言而喻了。

或者你还可以说,杨过明显是在和郭靖比,你看人郭靖有两只雕儿,他也非得找只神雕与之相较,虽然在数量上比不上郭靖,但我的雕够大啊!

何钟隐:简书原创作者。微博:@何钟隐的国

版权所属,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想给作者写评论?想给简书投稿?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简书App加入简书作者行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