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生了一场大病才懂,想要晚年活得体面,你要有“东西”与子女交换

时间:2022-09-09 18:24:43 热评 我要投稿

很多道理,听过却又难入心,只有真切的设身处地经历了一次,才能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

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要忙于工作,照顾家庭,偶尔有机会忙里偷闲,去享受自己向往的生活。

很多疲于奔波的中年人,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鼓励自己,到了晚年就可以享受退休时光,不用再去担负那么多沉重的生活了。

可是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永远是骨感的。真的想要把晚年的日子过得从容踏实,就要未雨绸缪。

想象中的生活不是真实的,只有真正握在手里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大多数人都懂,健康是晚年的第一笔财富。可是身体却是不由人的,我们努力着,却依然挡不住渐渐的衰老,只能尽可能的保持住生命的宽度。让自理自立的能力,留存得更久一些。

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当你拥有,对子女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东西时,一切的情况就不同了。

当然,现在的独生子女要照顾四位老人,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尽孝,而是的确力不从心。所以做一个有能力的老人,除了为了自己,也可以减轻子女身上沉重的担子。

77岁的赵阿姨去年底生了一场大病,虽然赵阿姨的经济条件不错,完全顾得起护工,但她仍然希望能是自己的亲人陪在身边。

赵阿姨有两个儿子,最初得知赵阿姨生病无法自理的时候,孩子们的状态是忧愁、消沉的。

两个儿子还没有到退休年龄,都在上班。如果想要亲人照顾,赵阿姨的选择只有两个儿媳。赵阿姨是一个明事理的,主动提出照顾自己的人每月可以得到5000块酬谢金。

其实这个价钱,对于雇佣一个贴身护工来说只能是中等价位。但对于两个儿子儿媳来说,却是一笔“意外收获”。

如此,大儿媳自告奋勇地过来照顾赵阿姨。而小儿媳,则是有些不甘心自己没有退休,无法兼顾这份“工作”。

两个儿子的家境并不富裕,这5000块钱谁比两个儿媳日常的月薪还高。这既补贴了子女的家庭,又让赵阿姨得到了子女心甘情愿的照顾。

赵阿姨刚退休的时候,其实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她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就应该好吃好喝好玩。于是也学起了年轻人的样子,几乎成了月光族。

直到赵阿姨看见自己的一个姐妹,生病卧床后,被一儿一女推来推去的场景。赵阿姨的这个姐妹,自己经济难以自理,也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等着别人安排。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赵阿姨才开始有计划地为自己的晚年做些打算。家里本来就有些积蓄,她原计划是想做旅行之用,将没去过的国家看个遍。

但最终,赵阿姨还是决定将这笔钱留下养老、傍身。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也不再是月光,而且时不时地还会利用自己曾经的专业技能接一些兼职。

至于旅游,赵阿姨也没有错过,只做一些省内的短途或是关注一些比较优惠的活动。赵阿姨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委屈的,玩得也十分尽兴。更是发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景色的秀美、出行的安全。

如此,才给自己省下了这笔把晚年过得体面的养老钱。

父母子女一场,因缘际会。我们不必去谴责谁势力,也不用感到悲伤,人与人之间有时就是一场交易。

子女给父母带来承欢膝下的愉悦,父母付给子女年幼时的养育和培养;子女带给父母晚年余生中的照顾,父母尽自己的能力解开子女身上的压力。

想要晚年过得体面,想要子女主动放弃自己的生活,全心全意、毫无怨言地去照顾卧病在床的父母,有些“交换”看似冷漠,却又是不得不去面对的。

当然,有些父母能力有限或是想要享受当下,没有回馈子女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并将他们抚养长大成人耗费了心血和金钱。

只不过,这样的晚年就要靠运气了。有些子女至纯至孝,能够不计得失、忘我的去服侍生病卧床的父母,有的子女,却只顾自己的生活。有些事,赌不得。

所以,晚年能够存有一些“东西”可以与子女交换,并非为了子女,更是为了自己。

当然,这些交换的东西,并非只能是钱、物,也可以是情、是德。

人到晚年,力所能及地帮助自己的子女度过人生中的难关,就是为自己留一道福报。

最怕有的老人为了刷存在感,总是无病呻吟。有了一些小病,就搅得家里鸡犬不宁。如此,很难获得子女的好感。

而处理好子女之间的关系,保持住一个家庭的平衡,不偏心、不消极,也是与子女感情的良好积累。

修物还是修德,并不是一时的兴起就可以达成的,还要根据自家的情况量身定做。无论选哪一样,想要过一个体面的晚年,都要尽快给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答案,并为之努力。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