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西王母和《西游记》王母娘娘怎么区分?

时间:2022-04-16 10:48:59 热文 我要投稿

准确来说,“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根本就是一个人,何谈区分?正如袁珂先生所言:“从野到文,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演化公式”,所以各个时期的王母,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社会思潮与政治观念下对于“王母形象”的塑造。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西王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也是其最初的版本,而《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出现比较晚,大致在宋之以后。所以,很有必要去梳理“王母”形象的历次演变,以及探索其背后的成因。

(一)山海经中西王母即便是在同一本书中,西王母的模样也不太一样,在《山海经》中就有三处描写:

1.《大荒西经》中,位于昆仑之丘的西王母,可以用这么几个词去概括:“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却是一副原始野蛮的色彩,但是前面的“有人”两字表明她还是属于人的形状。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2.《西山经》中,西王母身处玉山,这是西王母的另一处居所,而这里的西王母,也就比昆仑之丘的西王母多了一个特征,就是“善啸”,注意这可不是野兽那种咆哮,而是魏晋时期那些清流名士擅长的吹口哨,此外还增加了她的职司,便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3.《海内北经》中,西王母又换了个地方,这次处于昆仑虚北。这里的西王母少了“豹尾、虎齿”这两种动物特征,但是却多了“梯几”,梯几就是用来依靠的几案,显然西王母的人性特征又多了一些。当然还增加了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很多人在解释这三段材料的时候,认为第一种是半人半兽的西王母、第二种是稍微进化过的、而第三种则已经完全变成了人形天神,没有了之前丝毫的蛮荒气息。

但其实仔细来看,三条材料虽然略有差别,但西王母实际上都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天神,这三条材料之间更多的应是互相补充的关系,而并非是前后演化的关系。

(二)竹书纪年与穆天子传实际上,《山海经》中那种较为原始的西王母形象并没有延续很久,就迎来了第一波改造浪潮:

依据《竹书》的记载,它将西王母从高高在上的昆仑之山拉下神坛,开始频频与人间君王相往来。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诀。”又曰:“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同年,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

《穆天子传》则除了美化西王母的外在形象之外,还赋予了其女性的性别定位,实际上,单从“母”这一称呼中就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女神崇拜”,准确来说应该是更深层次的“生殖崇拜”。

《穆天子传》: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彼西土,爱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帝女”这个女性角色的定位使得西王母形象平添了一丝柔美,也与穆王会女神创造了浪漫主义色彩。实际上,西王母性别的定型也就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单身,从而出现与之相配的对偶神!

(三)汉武帝内传真正将西王母变成一个绰约仙子的,是在《汉武帝内传》之中,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此时迷信神仙方术,于是效仿之前的君王,也想与西王母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七月七日夜,西王母乘坐紫云车从天而降,落于承华殿西南角,面朝东方坐下。西王母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天资掩霭,容颜绝世”这四个词语几乎道尽了世人对于女神的所有美好幻想。当然此时,出于阴阳平衡的观念,西王母的配偶也出现了,名曰“东王公”,两人同掌世间凡人得道升天之途,正如汉代民谣所唱:“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吴越春秋》:越人“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 ;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除了这种美女形象之外,司马相如也为其塑造了一种“皓然白首”的老妪形象,实际上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也有这种描述:“西老折胜,黄神吟啸”,这里的“老”当做“姥”也就是“老母”,所以西王母也被称作西姥,故有这种老妇人的形象存在。

(四)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西王母最终变成了王母娘娘,这就与早期道教的兴起有很大关系,毕竟秦汉以来的西王母信仰,说到底是十分契合道教义理的。

比如,追求长生便是道教的基本义理和最高追求,而西王母则是掌控不死仙药的神灵;其次,道教体系中是尊重女性的,从道教之祖老子所提倡的“贵柔崇阴”就可见一斑,阴阳调和实际上也强调了“阴”的重要性;而西王母则是最为理想的阴性标志,但是她的对象就不能只是处于从属的东王公,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才是良配。

与方士臆造的专神东王公相比,玉皇这位新的配偶神,真正发展与繁荣,开始于北宋,而后便在民间信仰中一家独大、且以其为中心构建起新的民间神灵体系,这也与世俗的政权遥相呼应。既然他的地位如此崇高,就自然需要道教中生育万物、母养群品的西王母与之相当。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王母信仰与玉皇信仰结合之后,“西王母”之“西”字就明显淡化了许多,一般多将之称为“王母”或者“王母娘娘”,这在明清时期大量的通俗小说以及戏曲之中反复出现。

毕竟,王母娘娘作为天庭的女主人,与玉皇大帝共同称为天界最高权力的象征。

总结一下:西王母与王母娘娘是同一人,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号差异而已

最新推荐